•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 正确答案 :C
  • 阴静阳躁

  • 解析: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D
  • 汗出与否


  • [单选题]白虎汤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辛寒清热

  • 解析: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证由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病邪热传入气分所致。治宜清热生津 石膏、知母相须配合,知母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 白虎加人参汤:若白虎汤证,身热、汗多而脉大无力,或暑病身热、汗出、口渴而背微恶寒者,是热盛而津气两伤之候,宜加人参益气生津。

  • [单选题]调胃承气汤证见“蒸蒸发热”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D
  • 里热外蒸

  • 解析: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 正确答案 :D
  • 热郁表里之间


  • [单选题]下述病候中,可用桂枝汤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 解析:《伤寒论》第15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其他选项为桂枝汤的使用禁忌。

  • [单选题]大青龙汤的主治证候是
  • 正确答案 :D
  • 表实兼内热烦躁


  •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主治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上燥下寒的小便不利

  • 解析:栝蒌瞿麦丸方中炮附子温肾化气,栝蒌根(天花粉)、山药(薯蓣)润燥生津;水停于内,泛溢周身,则用茯苓健脾渗利水饮;瞿麦渗湿利尿,导水于下。诸药配伍,共奏温阳利水,润燥止渴之效。如此则阳气宣通,水气下行,津液上润,故可治上燥下寒之小便不利。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
  • 正确答案 :A
  • 寒甚热微,身痛有汗


  • [单选题]既可固表止汗,又可益气、除热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浮小麦


  • [单选题]下列有关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根据传染病的平均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 解析:隔离的概念   将传染期内的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置于不能传染给他人的条件之下,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防止病原体扩散,便于管理和消毒,同时也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突发传染病,有效的隔离措施对控制其播散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是
  • 正确答案 :B
  • 小海

  • 解析:小海 合穴 定位 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主治 ①肘臂疼痛,麻木;②癫痫。 操作 直刺0.3~0.5寸。

  • [单选题]隔蒜灸用于治疗
  • 正确答案 :A
  • 肺痨

  • 解析: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 [单选题]用于治疗顽癣的三棱针针刺方法是
  • 正确答案 :C
  • 散刺法

  • 解析:三棱针散刺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 [单选题]下列针具中,属于古代九针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大针、鍉针、镵针


  • [单选题]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全蝎、蜈蚣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 中医针灸学(中级)[代码:350]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肿瘤外科学(中级)[代码:342]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