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

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监测 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题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三级评价项目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对于"主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与规划",一级评价要求"详细掌握",二级评价要求"基本掌握",三级评价要求"了解"。对于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一级评价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勘察试验",二级评价要求"有针对性地补充必要的勘察试验",三级评价要求"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 数值法或解析法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二级评价项目,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应进行()的预测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 半定量或定性


  •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
  • 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坝基渗漏对上、下游地区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影响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施工和运行期间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的影响

    可能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解析:选项A、E是矿山开发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场地包括()等涉及的场地。
  • 主体工程

    公用工程

    储运工程

    辅助工程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频率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改、扩建项目,若掌握现有工程建成后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观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新建项目,若有近3年内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丰水期监测资料,应在评价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

  • 解析:二级评价项目的监测周期只针对枯、丰水期。现有监测资料要求是3年。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应重点评价建设项目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该环境保护目标包括()。
  • 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

    在建和规划的水源地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

    其他地下水环境敏感区域


  •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 Ⅰ类、Ⅱ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各自的特点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综合练习题库 第七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题库 第五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水环境标准题库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声环境标准题库 第四章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水环境标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