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非全日制用工是我国企业基本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应当约定试用期

题目: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与全日制用工相比,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征有两点:一是以小时计酬为主;二是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能超过24小时。A选项错误,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B选项错误,从事全日制用工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而不是应该订立;D选项错误,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人力需求预测的步骤包括:①估算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②预测组织未来生产经营状况;③确定各职能活动及各职能活动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需求量;④确定各职能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工作负荷。下列关于实施人力需求预测的步骤,不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①②③④

    ②①③④

    ②④①③

    ④③①②

  • 解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程序的步骤依次是:①预测组织未来生产经营状况;②估算各职能工作活动的总量;③确定各职能及各职能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工作负荷;④确定各职能活动及各职能活动内不同层次类别人员的需求量。答案选择ACDE。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成本领先战略的竞争战略特点的是( )。
  • 持续的物质资本投资

  • 解析:本题考查成本领先战略的特点。成本领先战略的竞争战略特点包括:持续的物质资本投资;严密地监督员工;严格地控制成本,要求经常的、详细的控制报告;结构化的组织和责任;产品设计以制造上的便利为原则。选项A、C、D属于成本领先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特点。

  • [单选题]影响组织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是( )。
  • 部门管理者更多地将人力资源部门当作敌手而不是同盟

  • 解析:本题考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1)组织追求短期利益,专注于眼前的工作绩效。(2)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水平、地位过低,不能从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3)对人力资源的价值缺乏认识。许多人只了解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或操作职能,将人力资源部门看做是与其业务没有关系的官僚机构,更多地将人力资源部门当作敌手而不是同盟,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增加了管理工作,耽误了他们的本职工作。(4)职能管理人员更关注技术问题。(5)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果难以量化。(6)受到传统的抵制。

  • [多选题]组织结构的三个要素包括( )。
  • 复杂性

    规范性

    集权度

  • 解析:组织结构包含三个要素:①复杂性,指任务分工的层次、细致的程度:②规范性,指使用规则和标准处理方式以规范工作行为的程度;③集权度,指决策权的集中程度。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便可以说明一个组织的结构面貌。本题正确答案为BDE选项。

  • [单选题]造成工资率变动在长期中能够比短期中对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的是因为( )。
  • 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 解析:工资率变动在长期中能够比短期中对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更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 [单选题] (三) 某公司过去的员工甄选工作比较简单,一般是人力资源部门先筛选简历,重点看简历是否符合公司的任职资格要求。然后再将条件最好的几个人推荐给用人部门进行简单的笔试和面试。 最近几年,公司发现这种过于简单的员工甄选方法存在很多问题。问题一是陆续出现了一些管理人员违规侵占公司利益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公司录用的跳槽过来的个别人员在上家公司工作时就存在类似问题,因为被发现。才不得不选择跳槽。问题是公司采用的甄选测试方法缺乏有效性,一些测试得分较高的人被录用后,实际工作绩效却不如一些分数低的人。问题三是由于面试考官没有受过系统培训,面试方法不够科学。问题四是公司在招录管理人员时,只进行简单的笔试和面试,甄选方法过于单一,效果欠佳。 为此,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准备系统学习和掌握员工甄选工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公司员工甄选系统。包括引引进评价中心技术、改善面试效果等。
  • 一些测试得分较高的人被录用后,实际工作绩效却不如一些分数低的人,这说明该公司甄选测试的( )比较低。

  • 预测效度

  • 解析:预测效度:考察的是员工被雇用之前的测试分数与其被雇用之后的实工作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实证性联系。B符合题意。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级经济师(房地产经济) 中级经济师(保险)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中级经济师(邮电经济)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 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 中级经济师(旅游经济) 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 中级经济师(金融)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