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甲负责调查地形,乙负责望风,丙负责入室行窃。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正确答案 :D
  • 复杂的共同犯罪


  • [单选题]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
  • 正确答案 :D
  •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单选题]王某系车主李某雇佣的中巴司机,一日满载乘客从A县至B县途中将横穿马路的孙某撞翻在地。李某为逃避责任,乘客为赶路,纷纷要求王某速速离开现场。王某也因内心惧怕而将车开走。孙某终因抢救不及时,流血过多死亡。王某、李某、乘客的责任应如何认定?()
  • 正确答案 :A
  • 王某构成交通肇事罪,李某和乘客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 [单选题]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正确答案 :C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 正确答案 :A
  •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单选题]一日,张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张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 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这是在犯罪过程中,王某加入张某而构成的共同抢劫犯罪。

  • [单选题]甲、乙因琐事发生口角对骂,引起多人围观。丙见二人争吵不休,便在外喊:"打啊",后便离去。甲见有人起哄,便向乙打去,将乙一只眼睛打瞎。丙的行为属于:()
  • 正确答案 :D
  • 不构成犯罪

  • 解析:本题考查教唆犯的成立条件。丙只是起哄,没有教唆的故意,也没有针对特定的人教唆。

  • [多选题]张某、王某二人共同负责监控设备,因为二人在工作中闲聊,没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下列选项中,对张某、王某的行为处理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C
  • 两人属过失犯罪

    应按照张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解析:本题考查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是否有共同犯罪问题。危害结果是由张某、王某二人的行为共同导致的,但二人主观上都是过失,属过失犯罪,应按照张某、王某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 [多选题]下列行为中,构成共犯的有:()
  • 正确答案 :ACD
  • 甲在某网站发布出售枪支、子弹的广告,网站经营者乙收取甲的广告费后同意甲发表广告。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甲在某网站发布了虚构的某名人A存在违法行为的假消息,乙和甲是熟人,明知甲发布的是假消息,仍将此假?肖息在自己的网页转载。法院认为甲、乙构成了共同的诽谤罪

    甲与乙约定将自己抢夺的东西都存在乙处,并且给乙一定的好处。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问题,请注意新近的司法解释。2013年9月6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选项B中,丙主观方面是过失,与甲、乙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选项D,事先商定犯罪后窝赃的,构成共同犯罪。

  • [单选题]信号集中监测系统集中式移频站内电码化监测点为发送器(盒)的()
  • 正确答案 :D
  • 功出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题库 审判监督程序题库 侵犯财产罪题库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题库 辩护与代理题库 渎职罪题库 刑罚裁量题库 罪刑各论概说题库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题库 第一审程序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