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
题目:男性,43岁。肝硬化患者,无意中于右侧肋弓下触及一结节,质硬,下列哪项体征高度提示为肝癌()。
解析:肿瘤血管丰富,因此肝区可闻及吹风样血管杂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性,42岁。反复反酸胃灼热10年,影响睡眠,下列药物抑酸效果最强的是()。
质子泵抑制剂
解析:质子泵抑制剂(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抑酸作用更强且持久。
[单选题]男性,45岁。肝炎病史19年,2年来腹胀、乏力、双下肢水肿。查体:肝病面容,颈部数枚蜘蛛痣,巩膜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肝大肋下3cm,质硬,无触痛。胃镜显示胃底静脉曲张,可能的诊断是()。
肝硬化
[单选题]女性,55岁。HBsAg(+)10余年。2周前出现消瘦、乏力,AFP>1000μg/L。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肝癌结节位于肝右前叶,直径约1cm。在该患者术前的影像学检查中,哪项阳性的可能性最大()。
DSA
解析:DSA可清楚的显示直径为0.5~1.0cm的小肝癌。
[单选题]肝硬化患者,腹胀,肝胆脾超声显示肝硬化、腹水,腹腔游离液体深度5.1cm。下列有关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醛固酮减少
解析:腹水形成的原因有:门静脉压力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心房钠尿肽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淋巴回流受阻,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故D选项错误。
[单选题]男性,51岁。肝硬化、2型糖尿病5年,胰岛素治疗。半小时前劳动后突然出现视物不清、步态不稳,进而昏迷。查体:BP150/90mmHg,P120次/分,皮肤湿冷,心率快,腹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下列哪项诊断的可能性最大()。
低血糖昏迷
解析:在肝硬化时,肝脏的糖原合成和储备量减少,肝脏将一些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能力也减退,因而对血糖的调节能力降低,有时会出现低血糖现象;另外在肝硬化时,肝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功能减低,也容易出现低血糖。该肝硬化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并且其临床表现符合低血糖昏迷,故选择D,此题提示肝硬化的患者如果出现昏迷,除想到肝性脑病外,还应考虑低血糖昏迷的可能。
[单选题]女性,50岁。既往无胃病史,近半年来,出现上腹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一般状态较好,内镜发现胃角溃疡,0.4cm×0.8cm,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手术治疗
解析:外科手术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
[单选题]贲门松弛和迷走神经兴奋最易可引起下列哪种症状()。
流涎反酸
解析:2.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使胃内压增高,易引起胃酸反流入食管内。
[单选题]肠结核钡灌肠的特点是()。
钡灌肠检查示回盲部跳跃征
解析:1.在溃疡性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回肠末段可见钡剂积滞。病变肠段如能充盈,显示黏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2.钡剂灌肠检查可见黏膜皱襞粗乱、纵行性溃疡或裂沟、鹅卵石征、假息肉、多发性狭窄、瘘管形成等X线征象,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由于病变肠段激惹及痉挛,钡剂很快通过而不停留该处,称为跳跃征;钡剂通过迅速而遗留一细线条状影,称为线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