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一位母亲问5岁的女儿:"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没带水,又没带钱,只带了两个苹果,你会怎样做呢?"女儿歪着头想了想:"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此时那位母亲多么失望。她本想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将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着孩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女儿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根据所给材料自定立意作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由阅读文得出,主题应为"宽容",因为材料中说母亲对于孩子的行为没有直接进行批评,最后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2)可以写议论文,从宽容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这个角度去写,或者写宽容教育的具体事例和操作方式。选择较为灵活,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稳重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关于教师的名言警句就比较多了,类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都可以用在作文中进行写作。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宽容教育的意义""宽容教育的作用""宽容教育的具体事例"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宽容的作用""宽容的好处"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反映的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一种主观形象。( )
  • 解析: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反映的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因此,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

  • [单选题]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 )。
  • 适应

  • 解析: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了适应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 [单选题]"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所针对的情绪状态是( )。
  • 心境

  • 解析: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心境具有弥散性一一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题干描述正是体现了心境的弥散性。故选择A。B选项,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比如比赛后疯狂的庆祝,亲人离世后撕心裂肺的哭喊等。C选项,应急不是情绪状态,排除。D选项,应激是压力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比如司机遇到情况,紧急刹车时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

  • [单选题]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实施这一措施的依据是( )
  • 财政政策能引导市场主体的活动

  • 解析:题目中国家财政对居民和单位购买节能灯给予相应地补助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属于财政政策。故选择D。

  • [单选题]初一学生许明努力学习就是想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根据奥苏伯尔的相关理论,驱动许明行为的是( )。
  • 附属内驱力

  • 解析:奥苏尔伯尔把成就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认知内驱力是个人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人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许明想通过努力学习以获得亲朋好友的赞扬的动机属于附属内驱力。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