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先安未受邪之地


  • [单选题]"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之间的关系是
  • 正确答案 :B
  • 互根互用

  • 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即是运用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对机体的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高度概括。

  • [单选题]调胃承气汤证见“蒸蒸发热”的机理是
  • 正确答案 :D
  • 里热外蒸

  • 解析: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 [单选题]下列何方配伍了相反的药物
  • 正确答案 :E
  • 甘遂半夏汤

  •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 [单选题]胸痹的成因是( )
  • 正确答案 :C
  • 上焦阳虚,阴寒上居阳位,胸阳不通


  • [单选题]温病见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舌边尖红,脉数,其治疗宜用
  • 正确答案 :D
  • 清燥救肺汤


  • [单选题]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
  • 正确答案 :B
  • 足少阴肾的病变


  • [单选题]用于肝胆实热所致之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阴肿阴痒等症,当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 龙胆草


  • [单选题]乌梅丸适用于
  • 正确答案 :C
  •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肠道失固,症见久泻久痢者

  • 解析: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蛔厥,是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治宜温脏安蛔。重用乌梅为君,是取其味酸能制蛔,先安蛔虫之动扰。蜀椒、细辛为臣,味辛能伏蛔,性温兼可温脏祛寒。黄连、黄柏味苦能下蛔,性寒兼能清上热;干姜、桂枝、附子温脏以祛下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顾其正。

  • [单选题]以下哪种障碍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 正确答案 :B
  • 阳痿


  • [单选题]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 解析: 经脉 属、络 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 [单选题]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D
  • 臑俞


  • [单选题]率谷穴位于
  • 正确答案 :B
  •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 解析:率谷 定位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操作 平刺0.5~0.8寸。

  • [单选题]既能治疗崩漏,又能治疗疝气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B
  • 大敦

  • 解析:大敦 井穴 定位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 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④癫痫,善寐。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针灸治疗缺乳的主穴是
  • 正确答案 :A
  • 少泽、乳根、膻中

  • 解析:治法 调理气血,疏通乳络。以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乳根 膻中 少泽 配穴 气血不足加脾俞、胃俞;肝气郁结加肝俞、太冲;食少便溏加中脘、足三里;失血过多加肝俞、膈俞;胸胁胀满加期门;胃脘胀满加中脘、内关。 操作 少泽点刺出血,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 [单选题]益母草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神经外科学(中级)[代码:320]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口腔医学(中级)[代码:353]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