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补充维生素A
题目:角膜软化病最关键的治疗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描述,不正确的是()
在免疫低下人群中,烟曲霉素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
解析:真菌性角膜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有超过105种真菌可引起眼部感染,但主要是镰孢属(茄病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弯孢属(月状弯孢霉菌)、曲霉属(烟曲霉菌)和念珠菌属(白念珠菌)四大类,前三种属丝状真菌,丝状真菌引起角膜感染多见于农民或户外工作人群,其工作生活环境多潮湿,外伤是最主要的诱因。其他诱因包括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造成眼表免疫环境改变或菌群失调,过敏性结膜炎,佩戴接触镜。我国的首位致病真菌已从曲霉菌属替换为镰孢菌属,念珠菌属酵母菌,此型感染多继发于已有眼表疾病(干眼,眼睑闭合不全,病毒性角膜炎)或全身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免疫抑制)。因此正确的选项是E。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术后恢复期营养支持方式为()
经口饮食
[单选题]患者,男性,右眼角膜异物剔除术后1天,角膜形成溃疡,发展迅速,呈液化性坏死,1周内波及全角膜。首先考虑的致病菌是()
铜绿假单胞菌
解析:革兰阴性细菌角膜感染,多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特征性,该型溃疡多发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或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感染。也见于使用了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荧光素钠溶液或其他滴眼液。起病迅速、发展迅猛,患者眼痛明显,严重的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甚至球结膜水肿。由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呈现迅速扩展的浸润及黏液性坏死,溃疡浸润灶及分泌物略带黄绿色,前房积脓严重。感染如未控制,可导致角膜坏死穿孔、眼内容物脱出或全眼球炎。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分析,最可能的致病菌是C。
[单选题]患者,女性,16岁,诉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十余年,验光不能矫正。角膜中央前弹力层下可见灰白点状混浊,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病灶之间角膜完全正常透明。单眼接受角膜移植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颗粒为玻璃样物质,用Masson三重染色呈鲜红色。此患者的诊断是()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解析: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是常见的角膜营养不良之一,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研究证实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为5q31位点上的角膜上皮素基因发生改变所致。患者双眼对称性发展,青春期后明显。发病时除视力有不同程度下降外,可不伴随其他症状。当角膜上皮出现糜烂时可出现眼红与畏光。角膜中央前弹力层下可见灰白点状混浊,合成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形态各异,逐步向角膜实质深层发展,病灶之间角膜完全正常透明。病理组织学具有特征性,角膜颗粒为玻璃样物质,用Masson三重染色呈鲜红色,用PAS法(过碘酸一雪夫染色)呈弱染,沉淀物的周围部位被刚果红着染。因此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得知,正确的诊断应该是C。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左眼视力下降半年。Vod1.0,Tod25mmHg,Vos0.3,Tos35mmHg。右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4C.T.,房水清,晶状体透明,C/D0.6;左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4C.T.,房水清,晶状体透明,C/D0.9。中心视野:右眼旁中心暗点,左眼管状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解析:该题是临床综合分析题。患者为50岁男性,双眼眼压升高,前房深,眼底C/D增大,伴有青光眼视野改变,应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左眼红、痛、视力下降3天。Vod1.0,Tod15mmHg,Vos0.3,Tos40mmHg。右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2.5C.T.,房水清,晶状体轻度混浊,C/D0.3。左眼混合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水肿,前房轴深2.5C.T.,房水闪辉(+),瞳孔5mm×5mm,晶状体轻度混浊,C/D0.2。最可能的诊断是()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解析:该题是临床综合分析题。患者双眼均为浅前房。左眼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症状和体征。左眼红、痛、视力下降史。左眼压40mmHg,角膜上皮水肿,虽然有房水混浊,但瞳孔散大可与葡萄膜炎鉴别。眼底C/D正常。应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左眼视力下降1年。Vod1.0,Tod25mmHg,Vos0.3,Tos28mmHg。双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轴深2.5C.T.,房水清,晶状体透明,右眼C/D0.5,左眼C/D0.9。房角镜检查:右眼窄Ⅳ(粘连闭合1/2),左眼窄Ⅳ(粘连闭合2/3)。正确的诊断是()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解析:该题是临床综合分析题。患者虽为年轻女性,但有双眼眼压高、浅前房、窄房角,房角粘连,左眼C/D增大,应诊断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单选题]位于角膜基质层的非化脓性炎症()
角膜基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