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题目: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一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指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

解析:题干中,段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确定了新的研究课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段老师是因学生需要而在原来的基础上确定了新的研究内容,并没有提到要改变研究方法,所以D项"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的评价不恰当。考点点拨:本题首先要注意选不恰当的一项,结合材料,该情境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所以应从素质教育的知识点入手。素质教育倡导创新和实践,教师应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观为依据进行教学,以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观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班主任工作中,要把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有机结合起来,爱寓于严,严出于爱,让学生不断获得和产生成长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这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 )。
  • 严慈相济原则

  • 解析:严慈相济原则即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合理要求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B、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项。

  • [单选题]( )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
  • 德育途径

  • 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故选择B。

  • [单选题]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具有( )。
  • 课程开发的意识

  • 解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要求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题干中,黄老师积极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的教学中,体现的就是课程开发的意识。故选择B。

  • [单选题]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学习应进行( )。
  • 及时复习

  • 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 [单选题]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阶层所需要的顺从型人才,有利于巩固并延长封建王朝的统治。这属于教育的( )。
  • 正向功能

  • 解析: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是指教育正面的、积极的功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故选择A。C、D选项,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 [单选题]《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的文献遗产项目。下列选项中,关于《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收录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

  • 解析:《世界记忆名录》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故本题选A。

  • [单选题]认为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的人际关系,并提出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
  • 罗杰斯

  • 解析:这是罗杰斯非指导性学习的观点。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