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文化休克
题目:文化冲击又叫做()。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学习的陈述,正确的是()。
操作条件反射在行为塑造中起关键作用
解析:此题要求对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进行全面理解。学习对行为改变的永久性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条件化辨别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作用而形成;强化的数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只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但强化达到一定数量后,学习的速度就会变缓;顿悟依靠问题情景的安排,适当的过去经验虽然必要但不能保证得到答案,只有在答案的基本部分得到一定的安排使它们的关系被知觉,顿悟才会很容易地到来。
[单选题]青少年反抗心理出现的年龄是()。
11~12岁
[单选题]塑造程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逐渐提高强化标准
解析:塑造法也被称为“渐次接近法”,其实质是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并最终做出目标行为的差别强化过程,也就是通过差别强化达到行为分化的过程。
[单选题]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两本著作是()。
《社会心理科学:大纲与资料集》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单选题]某女,23岁,贪吃,身高158cm,体重80kg,并有咬手指甲的习惯。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人格发展一定阶段时出现停滞的结果,该女出现停滞的人格阶段是()。
口唇期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儿童都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的经验决定了他们成人时的人格特征,心理性欲发展顺利过渡到下个阶段的基本条件是适当满足本我欲求,本我欲求的过度满足或不满足都会造成发展的停滞或延缓,成为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疾病的根源。前口唇期停滞的儿童成人后会有大量口部活动习惯如贪吃、酗酒、抽烟、接吻等,具有口唇不协调特征,后口唇期停滞的人很可能有咬手指甲的习惯,也贪吃,常常讽刺、冷嘲热讽和指责等,具有口唇施虐狂特征,此女的情况与这些特征符合,故正确答案是A。
[单选题]下面有关强化的陈述,正确的是()。
强化会使先前的某一行为出现频率增加
[单选题]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摆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这一划分标准属于()。
活动特点标准
解析:目前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标准及其代表:①以生理发展为划分标准,最典型的是柏曼(LBerman)关于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的意见,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②以心理性欲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具体划分如下: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早期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③以种系演化为划分标准,施太伦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幼儿期(6岁以前)是从哺乳类动物到原始人类的阶段;意识的学习期(从小学到13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阶段;青年成熟期(14~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④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为划分标准。皮亚杰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⑤以自我的矛盾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第一阶段,信任感对怀疑感(0~2岁);第二阶段,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2~4岁);第三阶段,主动性对内疚(4~7岁);第四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7~16岁)。⑥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的分期可以作为代表。他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摆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
[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道德表现的是()。
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
解析: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要求掌握三期六阶段名称、时间以及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道德成规前(3岁~小学中年级),第一阶段为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尚缺乏是非观念,专注于行为的结果(如打破多少个杯子),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逃避惩罚、得到奖赏;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他们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道德循规期(自小学高年级开始),第三阶段为寻求认可阶段,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好孩子的标准是成人定的,为寻求行为上的认可遵守好孩子的标准规范;第四阶段为顺从权威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判断是非时初具法制观念。道德自律期(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第五阶段为法制观念阶段,尊重法制,相信法律是为了大众利益而制定的,所以大家应该遵守,第六阶段为价值观念取向阶段,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的尊严,凭自己的良知去做是非判断。
[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道德自律期道德表现的是()。
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尊严,凭自己的良知去做是非判断根据
解析: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要求掌握三期六阶段名称、时间以及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道德成规前(3岁~小学中年级),第一阶段为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尚缺乏是非观念,专注于行为的结果(如打破多少个杯子),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逃避惩罚、得到奖赏;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他们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道德循规期(自小学高年级开始),第三阶段为寻求认可阶段,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好孩子的标准是成人定的,为寻求行为上的认可遵守好孩子的标准规范;第四阶段为顺从权威阶段,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判断是非时初具法制观念。道德自律期(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时开始),第五阶段为法制观念阶段,尊重法制,相信法律是为了大众利益而制定的,所以大家应该遵守,第六阶段为价值观念取向阶段,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遍价值,认识人性的尊严,凭自己的良知去做是非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