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通力合作,共同进步
题目:在备战中考时,某中学老师一起分析考点,揣摩考题。老师们常常商量到点灯,你生怕我有了遗漏,我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大家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表明老师们能够做到()。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团结协作"规定,教师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材料中的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说明教师能够做到通力合作,共同进步。故选择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关于学校文化所具有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它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
它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
它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它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
解析:学校文化的特点:(1)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软约束性的文化;(3)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4)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多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有( )。
德、智、体、美不属于同一层次,而是分别属于身体发展两个不同抽象层次
德育是各育的灵魂和方向
解析:五育没有重要性与优劣之分,现代教育强调五育并举。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美术各个学科可以渗透智育和美育,并不能单纯说语文课程是智育。德育是五育的方向和灵魂。德、智、体、美不属于同一层次,而是分别属于身体发展两个不同抽象层次,能够对人的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的影响。
[单选题]根据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假如学生先学习了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学习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
并列结合学习
解析:并列组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生在各门学科中对于许多新概念的学习都属于并列结合学习,如学习长度和面积、能量和体积、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单选题]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大神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其中,位于北方的神兽是( )。
玄武
解析:四神兽方位:东(左)青龙,西(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单选题]刘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心电图等检查资料,就能确诊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病因。这体现了思维具有( )。
间接性
解析:思维的特征主要包括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刘医生借助血液、血压等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病因,说明思维具有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单选题]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问题。阅读并按要求答题。教师甲: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两支曲子,分析哪些曲词最具有表现力,最传神地表达了莺莺的情感?教师乙:在不同场景中,曲词是怎样表现莺莺的心情变化的?合作探究的方法:◇评论:把握鉴赏要点,如意象、情景交融、修辞手法等。◇再创作:交代改编依据,将某一曲词改编为现代短剧或散文。◇美读:有感情地朗读。请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有别的方法更好),鉴赏课文中的曲词。以下对其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教师乙的提问明确性更强,教师提供给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提问更有效
解析:从二者的提问可以看出:教师甲的提问较为笼统,比如“分析哪些曲词更具有表现力?”但究竟何为“更具表现力”?有些学生还不是十分清楚。学生拿到问题后往往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但由于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存在不愿冷场的心理,所以可能就会借助参考书的内容来应对教师的提问。而教师乙的提问更加明确,他提供给学生鉴赏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分析、回答问题,不至于无的放矢。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体现了学生共同劳动的成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时常有创造性表现,这些表现能使整堂课的质量有所提高,会延伸教学内涵,更容易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单选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
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三条规定,"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南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与"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相悖。
[多选题]总体而言,学校课程内容主要由间接经验构成。
[单选题]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
形成性评价
解析:根据评价的功能,可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前,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课堂作业与评议以及书面测验等,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的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考试及其成绩的伞面评定。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题干表述的教学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