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①②③

题目:浙江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凡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①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④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解析:由材料“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可以看出①的理解是正确的;由材料“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可以看出,元曲因为地位低,不为人重视,所以没有被载入明清的史志和《四库》的集部,因此②、③理解也是正确的;④说法过于绝对,上述的文学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仍留存于后世。因此答案为B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 解析:由按人口“一律平分”到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看出,这样做是要推动生产的发展,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C项正确。

  • [单选题]“自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对村民更负责任,他们的土地管理的决策反映了对公平的再分配的大众偏好……选举往往导致村民委员会主任把投票人的利益放在乡镇机关和党支部之上。”材料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仍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不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分配问题,A项错误。农民自己选举产生的领导人把农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这说明B项正确。C项内容明显错误。D项在题干的材料中反映不出来。

  • [单选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 ②③④①

  •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1988年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路线。正确排序的选项应为A项。

  • [单选题]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列强获得对华输出资本特权

  • 解析: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是主要的经济侵略方式.所以在这一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使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故本题选D。

  • [单选题]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攘。……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下列与唐甄思想相似的一项是()。
  • 自由主义

  • 解析:题干材料认为:“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财用是生民之命、国家之宝,因此立国之道唯在富民。“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唐甄提出顺其自然,统治者不予干预,发展多种生产的富民主张。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相似之处,故选D项。A项、B项都主张调控、干预经济,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唐甄并没有提出建立福利制度的主张,故C项也可排除。

  • [单选题]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西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而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在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如盐铁官营)。以下作为上述材料的研究主题合适的是()。
  • 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

  • 解析:材料并没涉及体制问题,所以排除A项;材料所讲的是中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城市发展特点的不同,并未涉及城市化进程的速度,所以排除B项;在统治理念上,西方是法制,中国是人治,所以D项错误。由此可知材料研究主题合适的是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所以答案选C项。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