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法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查尔斯里克特则说:“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这里所讲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正确答案 :D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解析:据“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和题干材料提示“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可以判断应是20世纪初经济危机时期的措施,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

  • [单选题]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正确答案 :B
  • 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 解析:材料中“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说明成文法较之习惯法是历史的巨大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所以答案选B项。

  • [单选题]在西方享有“自然法之父”美誉的历史人物是()。
  • 正确答案 :C
  • 西塞罗

  • 解析:根据“自然法之父”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法律方面的代表人物,西塞罗作为古罗马时期著名的法学家,系统地论证了自然法和实在法之间的关系,所以被誉为西方“自然法之父”。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在哲学、教育领域造诣颇深,对自然法则没有明显的建树;卢梭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先驱之一,不符合题目要求。

  • [单选题]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 正确答案 :A
  • 孟子和苏格拉底

  • 解析:孟子和苏格拉底同属于雅斯贝尔斯所论证的人类文化史上“轴心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故选择A项。其他选项中属于中西方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可以排除。

  •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 解析:结合所学,自“丕平献土”之后,罗马教廷也拥有了世俗的领土。从此,罗马教廷逐渐发展起来,拥有当时西欧近1/3的土地,政治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西欧社会的精神支柱。故选A项。

  • [单选题]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和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稳定社会秩序

  • 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罗马法修改的方向是力争实现贵族和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 [单选题]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下列中国学派与这一思想接近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儒家

  • 解析:由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倡导“美德即知识”,强调“知德合一”,其涵义是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美德由教育而来”。中国儒家学派孔子强调“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可以看出二者都看到美德与智慧(知识)之间的联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故选A项。

  • [单选题]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正确答案 :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解析:由题干中的“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该措施属于军事措施,故排除A项、B项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发起成立的,故排除C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发起并组织的对抗苏联军事入侵的国际组织,故选D项。

  • [单选题]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其宗旨是()。
  • 正确答案 :A
  • 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 解析: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旨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的多边国际协定。关贸总协定的贸易原则明显有利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特别是美国,而不利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B项、C 项、D项不正确。

  • [单选题]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①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上②乘坐轮船或汽车赶往比赛城市③通过手机询问比赛时况④在比赛地可以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
  • 正确答案 :A
  • ①②④

  • 解析:从题干中得出的时间点“1908年”来判断题干中所给内容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不可能有手机的存在,故③排除。所以答案选A项。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中国史题库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初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初级中学历史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