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EFGJ

肾炎性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乙型肝炎相关肾炎 肾衰竭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题目: 患儿女性,9岁。因水肿、少尿并血尿收入院。起病无诱因,不伴发热,患儿曾对症治疗,颜面及四肢水肿消退,而腹胀日益加重,出现持续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既往健康。家族无相似病人。体检:营养欠佳,发育中等,精神差,颜面不肿,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未触及,未及异常包块,余无特殊。

解析:根据以上病情特点及检查结果,该患儿主要症状是水肿、蛋白尿及血尿。主要的阳性检查结果是大量蛋白尿、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血尿及肾功能损害,符合肾病综合征。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一要进行临床分型,二要考虑原发还是继发的问题。根据全国儿童肾脏病的诊断标准,如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反之为单纯型肾病综合征。①血尿:2周内分别查三次尿沉渣检查,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②氮质血症:BUN>10.71mmol/L并排除由于循环不足所致;③高血压:学龄期儿童>17.3/12kPa(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6/10.7kPa(120/80mmHg)。对照上述标准,该患儿诊断完全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肾炎型标准。因此,答案D是正确的。如上述,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还应考虑原发与继发的问题。全部答案中第E、F项属于有可能引起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及皮肤、肌肉关节、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肾脏是常被累及的器官,有时SLE可首先表现出肾小球肾炎的症状,而其他症状暂时不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冰山理论"。所以E项备选答案是正确的。关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有很多的争论,一般认为它是由乙型肝炎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导致的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样性的且不典型,可以表现为肾炎综合征,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本例患儿检查结果提示血HBsAg阳性,加上提问是"有可能的诊断",因此F项是正确的。本例患儿的水肿经对症处理后有消退,腹水反而日益明显,须考虑在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有无合并症的问题。在突然出现难以解释的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持续血尿及水肿加重且局限于某一部位时,应该考虑肾病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形成。因此J项答案也是应考虑的。至于患儿病史中有少尿的经过,检查血BUN和Cr升高,提示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因此,选择答案G项也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传染源包括
  • 患者

    带菌者


  • [多选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 )
  • 恶心呕吐、腹痛

    皮肤黏膜干燥

    呼吸深长、脉搏细速

    嗜睡甚至昏迷

    呼出烂苹果味

  • 解析:糖尿病脂肪分解升高,导致乙酰辅酶A增加,超过了三羧酸循环的氧化代谢能力,致使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等酮体长期在体液中累积,引起渗透性利尿并发生脱水,出现皮肤黏膜干燥,B正确,酮症酸中毒时氧利用减低,组织缺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A正确,及大脑功能受损出现嗜睡甚至昏迷,D正确,二氧化碳严重潴留,为排出较多CO2,,呼吸中枢兴奋而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深快,C正确,呼气中的丙酮产生特异的烂苹果味,E正确。

  • [多选题]有关小儿肝、脾大的判断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出现肝、脾大

    溶血性贫血常伴有肝、脾大,以脾大为著

    戈谢病有肝、脾大,肝大为主,可有脾功能亢进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仅10%患者出现肝大,肝功能异常者则可达2/3。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但转为慢性和出现肝功能衰竭少见。50%以上患者有轻度脾大,偶可发生脾破裂。检查时应轻按以防脾破裂。溶血性贫血有贫血、黄疸、脾大是三大特征,几乎所有患者有脾大,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显著,溶血危象时肿大明显。肝脏多为轻度肿大。葡糖脑苷脂沉积病又称戈谢病,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疾病,其特点为β-葡糖苷酶缺乏,致使葡糖脑苷脂蓄积在网状内皮细胞中,肝、脾、淋巴结、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主要侵犯部位。 本病病理改变急性婴儿型的脑血管外层有广泛的脂质沉积和多数细胞,脑内有弥漫性斑块状髓鞘脱失。肝、脾大,脾内淋巴组织被大量的细胞代替,肝细胞、胆管和毛细血管也被破坏,骨髓组织被成堆细胞所充填,骨质破坏。

  • [多选题]下列哪项是山莨菪碱抗休克的优点
  • 扩血管作用

    改善细胞膜的稳定性

    提高组织抵御自由基破坏的能力

    钙离子拮抗作用


  • [单选题]肝郁气滞缺乳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 乳房柔软,无胀痛感


  • [单选题]血淋辨证属虚者,其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
  • 知柏地黄丸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学(正高) 传染病学(正高) 普通外科学(正高) 烧伤外科学(正高) 口腔正畸学(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针灸学(正高) 环境卫生(正高) 疼痛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