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
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 某一时点的偿债能力
题目:下列各项中,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有( )。
解析:选项C和D是通过利润表反映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方法中,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的是( )。
分批法
解析: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和精密仪器制造等。
[单选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4年至2015年对乙公司股票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4年5月20日,甲公司以300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8万元。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2014年5月27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6万元。
(3)2014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26元,甲公司预计乙公司股价下跌是暂时性的。
(4)2014年7月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至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20元,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已发生减值。
(5)2015年4月26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1元。
(6)2015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万元。
(7)2015年1月1日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升;至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升至每股25元。(8)2015年12月24日,甲公司以每股28元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出售所持乙公司的全部股票,同时,支付相关交易费1.68万元。假定甲公司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并进行减值测试,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各小题。
根据资料(4),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借:资产减值损失 95.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60
解析:1.购买股票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1.8万元应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5.80
应收股利 6
贷:银行存款 301.80
2.购买股票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实际收回时作为债券收回,冲减应收股利。
借:银行存款 6
贷:应收股利 6
3.暂时性的股价下跌属于公允价值变动,而不是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8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80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295.8-20×10-35.8=6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295.8-20×10=95.8(万元)[或60+35.8=95.8(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5.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60
5.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投资方应确认投资收益。投资收益额=0.1×10=1(万元)
借:应收股利 1
贷:投资收益 1
6.借:银行存款 1
贷:应收股利 1
7.对于已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当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按恢复的金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性资产的,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8.借:银行存款 278.3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80
--减值准备 1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5.80
投资收益 28.32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贷:投资收益 50
[多选题]按照有关规定,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使用的非现金支付结算手段包括( )。
票据结算
托收承付
委托收款
信用卡
解析:上述各种支付手段都是非现金支付。
[多选题]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3年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3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2)8日,从乙公司购入的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短缺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按实际数量入库。
(3)10日,从丙公司购入材料3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7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69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并且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4)15日,从丁公司购入材料4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88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496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5)6月份,甲企业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总计为8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甲企业向乙公司购入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材料采购增加90000元
应交税费增加15300元
解析:
(1)资料(1)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00
贷:银行存款 105300
(2)资料(2)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99000(4950×20)
贷:材料采购 90000
材料成本差异 9000
(3)资料(3)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5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690
贷:银行存款 66690
借:原材料 60000(3000×20)
贷:材料采购 57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0
(4)6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发生额=8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发生额=9000+3000=12000(元)。
6月30日,甲公司"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余额=6152-9000-3000+8000=2152(元)。
6月材料成本差异率=2152/269000×100%=0.8%。
(5)6月30日,"银行存款"科目余额=300000-105300-66690=128010(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269000-84000=18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