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苏格拉底的论述并没有说服所有人,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一"道德可教吗?"
请以依据材料含义进行写作。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需通过阅读材料并加以思考得出,主题应为"道德的养成方法"或"学校的与开展的方法"因为材料中提到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有人质疑,故可以对道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时阐述自己说持有的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观点。
(2)可以写议论文,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说明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或者某些具体道德行为培养的做法。选择较为灵活,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稳重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我们在生活中都曾有或者见到过各种生活的好习惯,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迁移到文章中来,我们也可以使用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中的知识经验来丰富文章内容。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学校德育的开展方式""具体德育方法"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德育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师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
爱岗敬业
解析: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就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故选择A。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从家庭、学校、( )、司法等四个方面对未成年实施保护。
社会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故选择B。
[单选题]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
中国人脑中储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
解析: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人头脑中储存的外国人的形象相对较少。因此,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不易知觉到外国片的人物面形.因而看外国片会觉得难于分辨。
[单选题]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 )。
操作的整合
解析:操作整合是把构成整体的各动作要素,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整体,形成操作活动的序列,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完整的动觉映像的过程。
[单选题]在学习游戏中,特别是在可产生明显结果的活动中,很专注、很努力,极力取得最好的结果,这是幼儿( )。
成就感强的表现
解析:成就感是指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题干中幼儿在可产生明显结果的游戏中专注、努力想取得好结果就是期待成功、成就感强的表现。
[单选题]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这项制度的初步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的政治制度,其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1949年的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就已经初步建立,在1954年宪法中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所以A项表述错误,B项、C项、D项正确。
[单选题]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下列材料不符合探究内容要求的是( )。
《物种起源》
解析:“工业文明的前奏”指的是工业革命的背景。B项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政治前提;C 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起到了解放了当时人们思想的作用;D项是牛顿所著的书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A项《物种起源》是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体现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