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原型化方法是一种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不是原型化方法的特征。
正确答案 :D
提供完整定义的需求
解析:原型化方法是一种逐步地、迭代地完成需求定义的方法,是一种动态定义系统需求的技术。原型化方法的优势就在于逐步从简单到复杂地提交系统、起点低、可以追加功能以及用户参与,还可以直观、及时地交付原型。
[单选题]为了使构件系统更切合实际、更有效地被复用,构件应当具备(),以提高其通用性。
正确答案 :B
可变性
解析:软件复用是指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实现的关键。构件是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它封装了实现体(实现某个职能),并提供了一组接口的实现方法。可以认为构件是一个封装的代码模块或大粒度的运行时的模块,也可将构件理解为具有一定功能、能够独立工作或与其他构件组合起来协调工作的对象。对于构件,应当按可复用的要求进行设计、实现、打包、编写文档。构件应当是内聚的,并具有相当稳定的、公开的接口。为了使构件更切合实际、更有效地被复用,构件应当具备"可变性(Variability)",以提高其通用性。构件应向复用者提供一些公共"特性",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可变的"特性"。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只须对其可变部分进行适当的调节,复用者要根据复用的具体需要,改造构件的可变"特性",即"客户化"。
[单选题]统一建模语言(UML)是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标准化建模语言。采用UML对系统建模时,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功能,等价于传统的系统功能说明。
正确答案 :C
用例
解析:用例模型是系统功能和系统环境的模型,它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所有用例、用户以及用例和用户之间的交互进行描述,表达了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可以帮助客户、用户和开发人员在如何使用信息系统方面达成一致的认识。用例是贯穿整个系统开发的一条主线,同一个用例模型既是需求工作流程的结果,也是分析设计工作和测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单选题]在进行企业网络的需求分析时,应该首先进行()。
正确答案 :A
企业应用分析
解析:在进行企业网络的需求分析时,应首先进行企业的业务和应用分析,因为网络建设是企业应用的基础,网络系统要向企业的应用系统提供良好的服务,企业的应用需求是设计网络系统的重要依据。
[单选题]关于图3.19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 :B
Rectangle类和Circle类都有名为getArea的操作,这两个操作一定是相同的操作
解析:在父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中,多态这种方法使得在多个子类中可以定义同一个操作或属性名,并在每个子类中可以有不同的实现。Rectangle和Circle都继承于父类Shape,对于Shape而言,会有getArea()的操作。但是子类Rectangle和Circle的getArea方法的实现可以完全不一样的,这就体现了多态的特征。至于选项D:Circle类和Rectangle类都要从Shape类继承一个属性,因此分别有"1+1=2"个属性和"2+1=3"个属性。
[单选题]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常常用来实现()
正确答案 :C
企业决策信息的挖掘和提取
解析: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构建数据仓库是为企业决策者做出战略决策提供信息,这些用户访问数据仓库的工具有:报表和查询工具、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执行信息系统(EIS)工具、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工具。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常常用来实现企业决策信息的挖掘和提取。
[单选题]如果某IT项目客户的业务部署在其Internet网站上,客户的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的业务也部署在各自的Internet网站上。客户要求自己的IT系统能通过Internet和其合作伙伴集成起来,开发者首先要考虑的技术是()
正确答案 :B
Web Service和XML
解析:COM是微软提出的组件标准,Cache是高速缓冲存储器。Web Service是一种利用SOAP协议可在Internet互相访问的组件技术,XML是Web Services平台中的一种数据格式。C/S是一种主要应用在LAN中的系统架构。ADSL是一种网络接入技术。
[单选题]在以下联网设备中,工作于网络层的设备是()
正确答案 :D
路由器
解析:调制解调器工作于物理层,它的主要作用是信号变换,即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或把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以太网交换机工作于数据链路层,根据以太帧中的地址转发数据帧。集线器也是工作于数据链路层,它收集来自多个端口的数据帧并广播出去。路由器工作于网络层,它根据IP地址转发数据报,处理的是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单选题]在层次化网络设计方案中,通常在()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
正确答案 :C
汇聚层
解析:层次化网络设计在互联网组件的通信中引入了3个关键层的概念,这3个层次分别是:核心层(Core Layer)、汇聚层(Distribution Layer)和接入层(Access Layer)。核心层为网络提供了骨干组件或高速交换组件,在纯粹的分层设计中,核心层只完成数据交换的特殊任务。汇聚层是核心层和终端用户接入层的分界面,汇聚层完成了网络访问策略控制、数据包处理、过滤、寻址及其他数据处理的任务。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用户接入。
[单选题]适用于项目需求清晰、在项目初期就可以明确所有需求、不需要二次开发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1);适用于项目事先不能完整定义产品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的软件生命期模型是()(2)。
正确答案 :
解析:一般把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期周期划分为启动、计划、实施和收尾4个典型的阶段,监控作为过程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信息系统作为项目的产品也可按技术工作划分产品的生命期,两个生命期按时间的先后,以过程的方式相互穿插在一起。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快速原型开发是典型的3个产品生命期模型。对需求清晰、在项目初期就可以明确所有需求、不需要二次开发的项目而言,瀑布模型适合用来作产品的生命期模型。对于事先不能完整定义产品所有需求、计划多期开发的项目来说,迭代模型适合用来作产品的生命期模型。对于需要很快给客户或用户演示产品原型的项目,快速原型开发适用于作产品的生命周期模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