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007年6月1日

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日期是( )。

解析:A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日期,而B选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日期,C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日期。故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初中三年一班的志强同学就读于本市一所著名的寄宿制学校,几次为校增光,荣获市级三好学生的称号。但对于他擅自外出夜不归宿,学校的做法不当的是( )。
  • 置之不理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故选择C。

  • [单选题]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的( )。
  • 平行管理

  • 解析: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这是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

  • [单选题]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
  • 社会环境

  • 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题干表述就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是常考知识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