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死骨摘除术

题目:慢性骨髓炎有死骨并完全分离,伴窦道流脓、骨包壳已充分形成,应采用()

解析:根据骨髓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应用广谱联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经全身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再考虑手术治疗,因此第1题答案为D。对于慢性骨髓炎一旦死骨形成并完全分离,骨包壳形成时,应行死骨摘除术,故第2题答案为A。当慢性骨髓炎出现波动感时表现有脓肿形成,应采用切开引流术,故第3题答案为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临床上根据心电图表现,将心搏停顿、心室纤颤、心-电机械分离统称为心脏停搏,其根本原因为()
  • 心脏停止供血

  • 解析:心搏停顿、心室纤颤、心-电机械分离除非开胸后直接观察或做心电图,否则在临床上无法鉴别,其表现均为心脏停止供血,初期处理措施基本相同,故统称为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故选B。

  • [单选题]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是()
  • 右腹肿块及消瘦、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

  • 解析:右半结肠癌病变早期就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而非晚期表现,故A不对。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肠壁薄易扩张,肠内容物多呈液态,故不易发生梗阻,可排除D;随着结肠癌病情的发展,肿瘤环状生长导致肠腔缩窄,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现象,因此C、E均不确切。右半结肠癌早期约70%~80%的患者常有饭后右侧腹部隐痛和胀痛,活动后加剧,容易造成误诊,癌肿中心坏死继发感染后造成全身毒血症状显著,患者常表现为消瘦、低热和乏力等;右半结肠血供丰富,结肠癌肿生长快,瘤体大,故多数患者体表可扪及肿块,因此B正确。

  • [单选题]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腹穿液()
  • 黄色、浑浊、无臭味,可有食物残渣

  • 解析: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得液体若为不凝固血液,提示为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破裂所致的内出血;抽出液若为胃肠内容物、混浊腹水、胆汁或尿液等,可依此推断哪类脏器受损。胰腺或十二指肠损伤时,穿刺液中淀粉酶含量增高。

  • [单选题]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好发部位是()
  • 长骨干骺端

  • 解析: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部位多在胫骨、股骨、肱骨等长骨的干骺端。

  • [单选题]骨与关节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 脊柱

  • 解析:脊柱是骨关节结核病发病率最高的部位,约占半数以上,绝大多数是椎体结核。腰椎活动度最大,患病机会也最多,其次是胸椎和颈椎。

  • [单选题]主要以内毒素致病的细菌是()。
  • 布氏杆菌

  • 解析:布氏杆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内毒素,此外,荚膜和侵袭酶可增强该菌的侵袭力。

  • [单选题]下列哪种肝炎病毒基因组为DNA()。
  • 乙型肝炎

  • 解析:只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DNA。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医院感染监测题库 健康传播的方法与技巧题库 相关专业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儿科护理题库 内科护理学题库 护理健康教育学题库 妇产科护理题库 医院感染护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