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人事权与司法权

题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弱宰相的()。

解析:材料中有关“吏房”“刑房”新机构设立的建议,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联系上下文应为人事权、司法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 解析:材料中的官职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他们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 [单选题]洪秀全定都天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 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 解析:从题目中的“旨准颁行”“天命诏书”“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等内容可以看出,洪秀全以皇帝自居,说明其未能摆脱封建皇权思想的影响。

  • [单选题]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日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日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 陈独秀

  •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文章赞成“贵族道德”,反对讲求“忠孝节义”的“奴隶道德”,可以看出该文的撰写者倡导独立自由的新道德,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结合1915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时间可知,陈独秀最符合题目要求。

  • [单选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为了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说明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交往,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故选择A项。

  • [单选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自耕小农衰退

  • 解析:宋代“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的对象,判断D项正确。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宋代土地兼并激烈,排除C;B项是土地兼并的结果之一,材料无法体现。

  • 推荐下载科目: 世界史题库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中国史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环节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题库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题库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题库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