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A、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题目: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存货短缺,应计入有关存货采购成本的是()
解析:存货采购过程中的合理损耗计入到存货的成本,对于供货单位和运输单位应该承担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非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计入到营业外支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30万元,市场价格为25万元。该批配件专门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42.5万元。A产品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71.75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3万元。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375万元
解析:【答案解析】配件是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的,所以应先判断A产品是否减值。A产品可变现净值=100×(71.75-3)=6875(万元)A产品成本=100×(30+42.5)=7250(万元)A产品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所以A产品发生减值,那么配件也发生了减值。配件可变现净值=100×(71.75-42.5-3)=2625(万元)配件成本=100×30=3000(万元)所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00-2625=375(万元)
[单选题]A公司对存货采用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相关资料如下:(1)2×11年年末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38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2)2×11年9月26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12年3月10日,A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B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11年12月31日,A公司乙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448万元,数量为8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11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元。假定乙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要求:
解析:2011年末,库存商品甲的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库存商品甲的账面价值为270(300-3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30
[单选题]长江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且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0。2015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为150万元,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均为2万元。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产品和乙产品应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解析:因长江公司期末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以选项B正确;计算甲产品可变现净值时的估计售价为每件合同价格150万元,选项C错误;计算乙产品可变现净值的估计售价为市场价格每件118万元,选项D错误。
[多选题]下列情况中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的有()。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解析:选项A、C,不能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只是表明存货有可能发生了减值,对其相应的计提减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