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题目: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解析: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杨老师鼓励学生质疑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故ACD恰当;B选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指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能力,材料学生对老师的质疑,是对教师的评价,而非学生的自我评价,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创造性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在教育的过程中意外的事情总会发生。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迅速果断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故选择C项。
[单选题]"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 )。
有目的地培养人
解析:教育的根本属性或者说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单选题]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大教学论》
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故选择A。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的主要考点: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提出"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B项,《学记》相传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常考内容:"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等。C项,《普通教育学》作者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之父。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出三中心论一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D项,《教育论》作者斯宾塞。斯宾塞英国教育家,首次把课程作为学科专门术语。作品《教育论》。主要考点: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教育目的一一教育准备生活说一一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单选题]指导课程编辑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
课程目标
解析: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单选题]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 )。
课程目标
解析: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依据是课程目标。故选择B。A选项,课程内容的安排也是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C选项,课程方案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的编制等,并对课内的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D选项,最狭义的课程设计是指制定某个课程的具体过程。最广义的课程设计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系统化的活动。
[单选题]德育过程中存在着诸种矛盾。这些矛盾至少有三个层次,下列属于第一层次矛盾的是( )。
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矛盾
解析:德育过程是一系列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些矛盾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如果依据矛盾存在于作用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第三层次是德育过程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矛盾。故选择B。
[单选题]( )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更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
解析: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更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
[单选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不包括( )。
决定并宣布下一级行政区域进入紧急状态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