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李光耀说:“一旦慈善变成了‘权利’,靠施舍过日子的人没了羞辱感,大家把原本设计的‘安全网’变成了舒舒服服的‘靠垫’,鼓励了懒人,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完了。”他批评的是()。
  • 正确答案 :C
  • 过度福利政策

  • 解析:A.社会矛盾B.计划经济C.过度福利政策D.选举制度

  • [单选题]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 正确答案 :A
  •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的理解能力。由“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可知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增加集体农庄在种植经营上的自主权,以此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A项。

  • [单选题]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 正确答案 :C
  • 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 解析: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主张发生变化,由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宗旨。故本题选择C项。材料不能明确体现A、B、D三项。

  • [单选题]“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材料中肯尼迪评价的历史事件()。
  • 正确答案 :B
  • 是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美苏争锋

  • 解析:肯尼迪评价的历史事件符合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首先挑起,最后撤出导弹的史实。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故A项错误;C项与古巴导弹危机没有关系;古巴导弹危机没有造成美苏双方进行局部“热战”,D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处于劣势,故选B项。

  • [单选题]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正确答案 :D
  • 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 解析:A、B、C三项只反映了法国情况,材料除涉及法国势力变化外,还涉及了英国势力的消长,选项D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文字的主旨。故本题选D。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知识与能力(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设计(综合练习)题库 中国史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原则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的环节题库 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题库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题库 历史教学评价的实施题库 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题库 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