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校本课程

题目: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寨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

解析: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学校可根据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所在地区的教育环境优势,结合本校的传统和资源,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共同参与,进行校本课程的管理、开发、设计和实施工作。题干中,该中学在专家指导下,结合本校所处地区的传统和资源,师生共同参与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故该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课程,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初二(1)班小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
  • 长善救失原则

  • 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长善救失原则指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中的冯老师发现小.王同学有绘画才能,就充分发挥其特长,克服其散漫的毛病,帮助学生取得成功,遵循了长善救失原则。

  • [单选题]受动物习性中印刻现象研究的影响,心理学家提出儿童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存在( )。
  • 关键期

  • 解析:C选项,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最早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A项,印刻现象是在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的,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B项,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D项,无此说法。

  • [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选项不处以行政处罚的是( )。
  • 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虐待、歧视未成年人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故选择C。

  • [单选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非发现学习。( )A.正确B.错误
  •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单选题]在记圆周率时,教师编了顺口溜"山顶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来帮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法是( )。
  • 谐音联想记忆法

  • 解析:谐音联想法是一种用相同或相似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材料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 [单选题]某校15岁的学生林某在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肖某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肖某捅成重伤。对此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林某未满16周岁,不用负刑事责任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单选题]校外人员孔某趁学校门卫疏忽之际,骑摩托车间入校园,将学生刘某撞伤,对刘某所受伤害,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 孔某

  •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责任。题目中,孔某的行为是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学校门卫疏忽是导致学生受到伤害的非主要原因。因此,孔某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学校门卫代表学校履行职责,学校应当承担次要责任。故选择B。

  • [单选题]按科尔伯格的观点,划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主要看其( )。
  • 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情况

  • 解析: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

  • [单选题]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 行动研究法

  • 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其特点就是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也参与到研究者的行列,研究教育实践中的某一问题,并且把研究结果再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