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干症
题目:患者男,35岁。近中阻生,远中龋坏。施行拔除术后4日,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射,检查见拔牙窝内空虚,有异味。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拔牙术后拔牙创内血块机化开始和最后完成的时间分别是()。
24小时,20天
解析:拔牙后约24小时,来自牙槽骨壁的成纤维细胞向血块内生长,同时来自邻近血管的内皮细胞增殖,形成血管芽,并连成毛细血管网,肉芽组织形成血块机化开始,拔牙后3、4天更成熟的结缔组织开始替代肉芽组织,至20天左右基本完成,血块机化完成。所以D正确,本题应选D。
[单选题]拔牙创的处理,错误的是()。
拔牙创常规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解析:牙拔除后应该用刮匙去除异物、肉芽组织及根端小囊肿,所以A正确;检查牙槽骨有无折断,折断骨片有骨膜的要予以复位,所以B正确;扩大的牙槽窝用手指垫以纱卷,压迫复位,所以D正确;牙龋若游离外翻应拉拢缝合,所以E正确;拔牙创不应该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冲出凝血块,造成拔牙窝出血,故选C。
[单选题]拔腭侧断根时,牙根阻力突然消失,拔牙窝空虚,捏鼻鼓气时拔牙窝无气体溢出,可能为()。
牙根进入上颌窦黏膜下
解析:由于上颌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邻近,因此拔牙时,尤其是在取除断根时易引起上颌窦穿孔,如拔除简单腭侧断根时,牙根阻力突然消失,拔牙窝空虚,此时断根可能进入上颌窦或上颌窦黏膜下,这两者区别在于如进入上颌窦黏膜下,捏鼻鼓气时拔牙窝无气体溢出,如果进入上颌窦气体可以从牙槽窝内冲出,因此D正确,A、B、C、E错误。故本题选D。
[单选题]患者男,40岁。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
头后仰至上颌平面与地面成45°角
解析:拔上牙时患者头部应该稍后仰,张口时上颌平面与地面约成45°角。手术椅的高度大约为患者的上颌与术者的肩部在同一水平,使医师的手臂自然下垂。一般术者应该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故选B。
[单选题]用牙挺时,挺刃一般插入牙槽嵴的()。
近中颊侧
[单选题]患者右上后牙拔牙后3天,麻药注射区局部红肿,触痛明显,皮肤发热,有轻度张口受限,引起疼痛的原因是()。
消毒不严,引起深部组织感染
解析:在麻药注射区局部红肿、触痛明显、皮肤发热,考虑为局部感染,是消毒不严引起的。
[单选题]患者,男,21岁。左上中切牙外伤3年逐渐松动。检查左上中切牙变色,Ⅲ°松动,根吸收1/2。此牙缺失后,目前最佳的修复方法是()。
牙种植
解析:牙Ⅲ°松动,根吸收1/2为拔牙的适应证,牙列缺失需要及时的修复,目前种植义齿已经成为缺牙修复的首选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