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D
我国财务报告目标是决策有用观,不是受托责任观 我国财务报告目标是受托责任观,不是决策有用观
题目:关于财务报告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解析:我国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界定,兼顾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公司20×1年9月1日销售产品一批给丙公司,价款为600000元,增值税为102000元,双方约定丙公司应于20×2年6月30日付款。甲公司20×2年4月10日将应收丙公司的账款出售给工商银行,出售价款为520000元,甲公司与工商银行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应收丙公司账款到期,丙公司不能按期偿还时,银行不能向甲公司追偿。甲公司已收到款项并存入银行。甲公司出售应收账款时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A、借:银行存款520000;营业外支出182000;贷:应收账款702000
[单选题]20×9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8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要求:
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时确认利息调整的金额=12×100-1062=138(万元),且为贷方金额。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是()。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解析:选项B,属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单选题]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该原则所依据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
解析: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假设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反映相关的经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