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以表型的改变为基础进行

题目:基因突变的检测一般是通过()

解析:解析:化学致突变类型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染色体数目改变三类,它们本质是相同的,其区别在于受损程度。通常以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0.2μm来区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的,须通过生长发育、生化、形态等表型改变来判断,而染色体畸变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面是一个初始化指针的语句:int*px=&a;其中指针变量的名字应该是()。
  • C.px


  • [单选题]致畸敏感期是指()
  • 器官形成期


  • [单选题]大鼠胚胎的器官发生期为()
  • 9~17天


  • [单选题]引起非整倍体和多倍体改变的致突变物是()
  • 秋水仙素

  • 解析:考查引起不同致突变作用机制的有代表性的化学物:烷化剂引起碱基错配;9-氨基吖啶是平面大分子嵌入DNA链;氮芥和硫芥引起碱基错配,只有秋水仙素能引起非整倍体和多倍体改变。

  • [单选题]决定某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
  • 接触剂量

  • 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任何外源化学物都可对机体引起有害作用,关键取决于剂量。毒性大的化合物较低剂量即可引起中毒,毒性小的化合物较高剂量才可引起中毒,正确答案为B。其他几个备选答案都是化合物毒性的影响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备选答案A(毒物种类)也是错误的,毒物种类(化学结构)决定了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强弱,但题干已说明是对于同一种外源化学物,因此剂量是决定其对机体有害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 推荐下载科目: 儿童保健题库 环境卫生学题库 卫生毒理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题库 医学微生物学题库 生物化学题库 药理学题库 医学心理学题库 卫生法规题库 医学免疫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