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题目: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与邻座讲话。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要原谅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发展。故的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开展教学与发展"实验,以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概念的提出者是( )。
赞科夫
解析: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单选题]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学校教育
解析: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选择C。A选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选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选项,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单选题]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A.正确B.错误
解析: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发现学习既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单选题]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价值体系
解析:同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多选题]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 )
解析:课外活动的有组织上的自愿性、选择性等特点。因此,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具有自愿性。
[单选题]李老师发现一些学生卫生习惯不好,经常在教师里面乱扔废纸。面对这种情况,李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批评教育学生,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
解析:学生乱扔废纸,教师应当抓住何时的时机适时而教,批评教育这类学生,督促其养成好习惯。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