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荷兰
题目: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
解析:2001年4月10日,荷兰最终通过有条件的主动安乐死立法,使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把自己当患者,仍坚持带病工作是患者角色的()
角色行为减退
解析:患者角色的转化:人们期望患者完全按患者角色行事,但往往并非实际角色与期望角色相吻合。①角色行为缺失:否认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②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与其他角色发生心理冲突。③角色行为减退:因其他角色冲击患者角色,从事了不应承担的活动。④角色行为强化:安于患者角色的现状,期望继续享有患者角色所获得的利益。⑤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不良心境导致行为异常。
[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高热、咳嗽、咳脓痰5天,查白细胞40×10^9/L。下列哪项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描述不正确()
NAP活性增高
解析: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又称慢粒,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中年最多见,中位发病年龄53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缓慢,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患者可因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常规异常或脾大而被确诊。慢性期患者有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症状,常以脾脏肿大为最显著体征,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①血常规: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9L,可达100×10/^9L以上,血片中粒细胞显著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Ⅰ+Ⅱ)细胞
[单选题]甲型流感病毒最易发生变异的结构是()
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解析:甲型流感病毒包膜上镶嵌有刺突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均易发生变异,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内因素()
严重休克
解析:引起ALI/ARDS的原因或高危因素很多,可以分为肺内因素(直接因素)和肺外因素(间接因素)。肺内因素是指对肺的直接损伤,包括:①化学性因素,如吸入毒气、烟尘、胃内容物及氧中毒等;②物理性因素,如肺挫伤、放射性损伤等;③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肺外因素包括严重休克、感染中毒症、严重非胸部创伤、大面积烧伤、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或麻醉药品中毒等。
[单选题]伤寒出现肠穿孔多见于()
第3周
解析:伤寒的主要并发症:(1)肠出血:较常见,多见于病程第2~3周。根据出血量多少不同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出血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及休克等。(2)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3周。穿孔前常有腹胀、腹泻或肠出血,穿孔部位多在回肠末端。(3)中毒性肝炎:多见于病程第1~3周。
[单选题]患者,经产妇,32岁,孕38周,今晨阴道突然大量流血。查体:血压110/80mmHg,宫高34cm,胎头高浮,子宫前壁无压痛。阴道检查:阴道内有大量凝血块,宫口开大两指。产妇分娩后10分钟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测血压75/35mmHg,应考虑出现()
羊水栓塞
[单选题]下列能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指标是()
标准差、均数
解析:均数和几何均数是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标准差和方差是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中位数才是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单选题]患者,被汽车撞伤胸部,因胸痛不能深呼吸。查体:左腋前线第5肋骨压痛阳性,为明确有无肋骨骨折,下列哪项最能协助诊断()
双手挤压胸部,是否引起局部疼痛
解析: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且随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等运动而加重,有时患者可同时听到或感觉到肋骨骨折处有"咯噔咯噔"的骨摩擦感,疼痛以及胸廓稳定性受到破坏,可使呼吸动度受限,呼吸浅快和肺泡通气减少,患者不敢咳嗽,痰潴留,从而引起下呼吸道分泌物梗阻,肺实变或肺不张,这在老弱患者或原有肺部疾患的患者尤应予以重视,在连枷胸,当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软化部分胸壁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腔压力增高,损伤的胸壁浮动凸出,这与其他胸壁的运动相反,称为"反常呼吸运动",反常呼吸运动可使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纵隔随呼吸向左右来回移动,称为"纵隔摆动",影响血液回流,造成循环功能紊乱,是导致和加重休克的重要因素之一,连枷胸时胸痛和胸廓稳定性破坏更为严重,反常呼吸运动更使呼吸运动受限,咳嗽无力,肺活量及功能残气量(FRC)减少,肺顺应性和潮气量降低,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过去曾认为,连枷胸时有部分气体随着吸气和呼气而在健侧和伤侧肺内之间来回流动,不能与大气交换,称为残气对流或摆动气,是造成呼吸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而目前认为摆动气并不存在,而连枷胸常伴有的肺挫伤可使肺泡和间质出血、水肿,肺泡破裂和不张,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单选题]路人甲因车祸外伤致右股骨干骨折,在去医院途中,需()
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
解析:骨折急救:是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送,以使患者尽快得到妥善处理和救治。具体包括:①一般处理:凡有骨折可能的患者,均应按骨折处理。首先抢救生命;如患者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患者,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著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②创口包扎:绝大多数的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记录开始用止血带的时间。若骨折端已穿出创口并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进创口深处。可待清创后将骨折端清理,再行复位。③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急救固定的目的为避免在搬运时骨折端移动而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损伤;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运输,若备有特制的夹板,最为妥善。④迅速运输:患者经妥善固定后,应迅速运往医院救治。右股骨干骨折,在去医院途中,需将双下肢捆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