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题目:以下关于人物与其描述正确的是( )。
解析:文天祥,南宋末年爱国将领,被元军俘虏后仍不改其志,写《过零丁洋》,作为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故选择C。A选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李煜所作。李煜是南唐后主,婉约派词人,其它作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B选项,《红楼梦》原名《金陵十二钗》,作者清初曹雪芹。D选项,陆游不属于唐宋八大家,另一人应是王安石。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代表作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代表作品:《伤仲永》("泯然众人矣")、《游褒禅山记》、《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元日》("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2,35,56,90,( ),234
145
解析:此数列的规律为,前面相邻两项之和减去1得到下一项,22+35-1=56,35+56-1=90,90+56-1=145,故选择D选项。
[单选题]1951年提出示范教育的是( )。
瓦·根舍因
解析:范例教学理论是1951年由德国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故选择B。A项,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之父。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出三中心论一一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C项,怀特海一生在数学、哲学、教育等领域留下了大量著作。其中主要的是:《泛代数论》(1898)、《数学原理》(与罗素合著,1910-1913),他主张学科整合,就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如自然课(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社会课(历史、地理、经济、政治)D项,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法。作为杜威的学生,他沿袭了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他在1918年详细地论述了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成为这一教学法的代表人物。
[单选题]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无意注意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故选择B。A选项,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C选项,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D选项,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
通识教育
解析: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品德修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我国学校德育不包括通识教育。
[单选题]下列属于精神分析法的是( )。
宣泄疗法
解析:精神分析法一般通过精神宣泄、自省、反复剖析三种途径来显示其效果。宣泄疗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单选题]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此活动属于( )。
教学评价
解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