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言之凿凿:信口雌黄

题目:闻过则喜:讳疾忌医,正确答案是( )。

解析:闻过则喜和讳疾忌医是反义关系,言之凿凿和信口雌黄是反义关系。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面对违纪学生,个别教师采取罚款的办法,叶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耐心地与学生交流,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这说明叶老师能够做到()。
  • 依法执教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依法执教"规定,教师要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学校、教师不尊重学生尊严,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违反了依法执教的教师职业道德。故选择A。

  • [单选题]学生杨某(14岁)携带管制刀具上学,不时威胁其他同学,屡教不改。由于其父母已逝,跟着爷爷一起生活,爷爷无力管教,希望将其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可由( )提出申请,报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 杨某所在学校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故选择C。

  • [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医书

  • 解析:《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B选项正确,故选择B。A选项,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C选项,《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选项,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 [单选题]某大学生收到一封要求帮助查找一位该校上周日在长途车站送迷路老人回家做好事大学生的求助信,该学校经过调查发现当日只有甲、乙、丙、丁   四个大学生去过长途车站,学校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的说法互相矛盾。甲说:这好事不是我干的。乙说:我估计这好事肯定是丁做的。丙说:乙为人最热心,肯定是乙做的。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假定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了假话,那么到底是谁做的好事呢?( )
  • 解析:此题考查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乙和丁的话互为矛盾,则必有一真一假,根据题意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则甲和丙说的都是真话,得出乙是做好事者。故选择B项。

  • [单选题]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华生

  • 解析: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强调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格赛尔、霍尔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

  • [单选题]王小二拿同学的文具盒,被同学发现后告诉了老师,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王小二,你这是第几次拿别人的东西了?王小二低着头回答:第九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方面入手对王小二进行教育。
  • 道德意志

  • 解析: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它表现为:在确定品德动机时,能用理智战胜欲望;在实践品德行为时,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到底。题干中,孩子第九次拿别人东西,且自己也知道不对,说明不是道德认知认知的问题,属于道德意志,故选择C。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