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题目:阴虚风动的病因是()

解析:1.内生"五邪":风气内动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肝风内动;寒从中生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的病理状态;湿浊内生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津伤化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孔窍失去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火热内生指由于阳热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病邪的郁滞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2.肝风四证:肝阳化风指因多种原因使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化风;热极生风多由高热至极,热灼津液、营血,筋脉失濡,阳热亢盛而化风;阴虚风动多由热病或久病耗伤阴液,筋脉失于濡养,则变生内风;血虚生风多由血化生不足、失血、耗血,使肝血不足,筋脉失濡,血不荣络而化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

  • [单选题]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太阳经行于()
  • 后头


  • [单选题]十二经脉的功能反应于体表的是()
  • 解析:1.经别就是别出的正经,特点为离(从十二经脉四肢别出)、入(走入脏腑深部)、出(浅出体表而上头面)、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共组成六合)。功能:①加强互为表里两经的联系;②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系;③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④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⑤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2.别络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分布于体表,别络十五,十二经、任督二脉和脾之大络,如加胃之大络则为十六。功能:①加强互为表里两经的联系;②对其他络脉有统率作用;③渗灌气血濡养全身。3.经筋是十二经脉联属于筋肉的体系,功能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受十二经调节,主要功能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4.皮部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应用:观察不同部位皮肤色泽和形态的变化有助于诊断脏腑、经络等的疾病;对皮部进行敷贴、温熨等治疗脏腑的疾病。

  • [单选题]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生理功能,的脏是()
  • 解析:这两题目是考核和血相关的脏腑功能。脾的两大功能,主运化和主统血,其中"统血"就是指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故选C。肝主藏血,这个"藏血"就是指"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故选A。另外,和血有关的还有"肺朝百脉"、"心主血脉"两项脏腑功能,功能意义要分清楚。

  •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基础题库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题库 其他外科疾病题库 中医外科学综合复习题题库 医学伦理学综合复习题题库 细菌性痢疾题库 泌尿男性疾病题库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题库 肛门直肠疾病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