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51岁,发作性胸痛,向左上臂及左颈部放射,心电图如下图A、B所示,图A为未发病时记录,图B为发病时记录,应诊断为()
正确答案 :A
心肌缺血
[单选题]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大锯齿波,频率为300次/分,心室率为75次/分或150次/分,应诊断为()。
正确答案 :D
心房扑动(2:1~4:1下传)
[单选题]关于心室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B
情绪应激在继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解析:情绪应激在特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单选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提示()。
正确答案 :C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解析:右束支主要由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供血,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说明闭塞部位在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水平以上,属前降支近端血管病变。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发生除极后恢复到正常的静息电位(-90mV)的过程称为()。
正确答案 :D
复极
[单选题]心电图计算机自动分析有如下优越性,但应除外()。
正确答案 :D
可代替人工诊断
解析:心电图的计算机自动分析能明显提高心电图测量和诊断的工作效率,但目前心电图的计算杌自动诊断的准确性距离临床医师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尚不能代替人工诊断。
[单选题]关于先天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长QT间期主要是由抗心律失常药、电解质紊乱引起
解析:抗心律失常药和电解质紊乱是引起后天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的因素。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A
阻滞部位均位于希氏束以下的束支系统
解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可位于房室结、希氏束和双侧束支水平。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起搏点就会发放激动,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形态正常,频率一般为40~60次/分)或室性逸搏心律(QRS波群宽大畸形,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以交界性逸搏心律多见。如出现室性逸搏心律,往往提示发生阻滞的部位较低。由于心房与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激动,各自保持自身的节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单选题]关于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异常Q波的特点为深而窄
解析:左心室肥大是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与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特点不同,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的异常Q波特点为深而窄,不超过0.04s,多见于Ⅰ、aVL、V4~V6导联,亦可见于下壁导联及前壁导联。
[单选题]患者男性,59岁,高血压病史4年余,近1月活动后有胸骨后闷痛感,休息可缓解。今因情绪激动又感胸骨后疼痛,听诊心率为120次/分,心电图检查如下图所示,应考虑为()。
正确答案 :C
心肌缺血
解析:心电图示Ⅱ、Ⅲ、aVF、V3~V5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1~0.3mV,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心肌缺血。下壁及胸前导联ST、段水平型显著压低,aVR导联ST段抬高,常提示可能为左主干病变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