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题目:患者男性,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反复右侧颈动脉TIA发作,阿司匹林治疗后仍反复发作,查右侧颈动脉狭窄>80%,选择治疗为()。
解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由于斑块脱落引起脑卒中的一种方法,已被证明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当颈动脉症状性狭窄>70%时,应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选择答案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右侧偏身麻木2天就诊。查体:左侧偏身深浅感觉减退,其余体征(-)。头颅MRI示左侧内囊后肢有一直径约4mm大小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卵圆形病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最可能的诊断是()。
腔隙性脑梗死
解析:长期的高血压易引起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病变血管多为100~200μm直径的深穿支,病灶直径多为3~4mm。纯感觉性卒中是腔隙性脑梗死经典的腔隙综合征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基本病因,主要发生于管径在500μm以上的大动脉。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有高血压病史10年,无心脏病史。2小时前打麻将时突然出现不省人事、呼之不应、双眼凝视,并呕吐胃内容物2次,由旁人送入院。入院时查体:BP:165/90mmHg,R75次/分,律整。神经系统检查:浅昏迷,双眼向右凝视,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下肢呈外旋位,右肢下坠试验(+),右巴氏征(+)。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改变为()。
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
[单选题]在脑血管疾病中,起病速度最快的是()。
脑栓塞
解析:脑血栓形成和腔隙性脑梗死起病速度最慢,脑出血常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分钟可达高峰,而脑栓塞则在数秒内达高峰。
[单选题]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
基底节区
解析:备选答案均是脑出血的病位,其中基底节占70%,脑叶、脑干、小脑各占10%,脑室出血极少。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哪一项不正确()。
早期应用血管扩张剂
解析:降颅压、绝对卧床、止血治疗、止痛镇静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内科处理,而早期应用血管扩张剂可导致出血加重或再出血,不正确。因此该题选A。
[单选题]脑桥出血特征改变是()。
双侧针尖样瞳孔
解析:脑桥出血特征性改变为双侧针尖样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