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患者只能有一种痫性发作形式

题目:有关癫痫,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 B.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 [单选题]30岁。女性。左侧面部疼痛3个月,呈持续性痛,有阵发性加剧。体查发现左侧角膜反射消失,左侧面部眼裂以下痛觉减退,露齿时口角歪向右侧,左耳听力下降。最可能的诊断是()
  •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 [单选题]癫痫持续状态的主要特征是()
  • 两次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障碍不能完全恢复


  • [单选题]女性,39岁。一向体健。当日晚间在听电话时,突诉剧烈头痛,电话从手中落下,倒地不语,随被送入急诊。根据病史病人可能的诊断是()
  • 颅内出血

  • 解析:该例患者临床诊断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结合为中年人,既往体健,以先天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可能。脑动脉硬化者年龄较大;烟雾病多见于青少年,常有头痛、癫痫发作,智力减退等症状;血友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有出血病史或其他部位出血表现。

  • [多选题]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 病前常有感染或疫苗接种史

    急性起病,较早出现脊髓休克

    损害平面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

  • 解析: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患者多见于青壮年。病前数天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或有过劳、外伤等诱因。急性发病,先有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节段的相应腰背部酸痛或束带感。起病数小时至l-2天发展至完全性截瘫。受损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急性期常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称为脊髓休克。此期持续2-4周,若发生并发症,则可以延长。以后瘫痪肢体转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病变平面以下的深浅感觉减退或消失,在感觉障碍平面的上缘可有束带状感觉过敏区。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以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早期尿潴留,大便排出困难。在颈段脊髓受累时出现四肢瘫。个别患者病后脊髓损害平面逐渐上升,波及颈段和延髓,出现四肢瘫、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呼吸肌麻痹,很快死亡,这称为上升性脊髓炎。若无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病情在3-6个月可基本好转。仅少数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肢体无力或瘫痪、大小便障碍和感觉障碍。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可稍增高。脑脊髓液压力正常,除脊髓严重肿胀外,一般无椎管梗阻现象。脑脊液细胞总数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蛋白含量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也可正常。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含量也可有异常。故D应不选

  • 推荐下载科目: 第四单元抗胆碱药题库 第二单元拟胆碱药题库 神经内科学题库 第十九单元血液系统药题库 第十八单元抗心绞痛药题库 耳、鼻、喉科学题库 眼科学题库 临床核医学题库 临床营养学题库 物理治疗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