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下列关于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每日3次餐中与食物一起服用

  • 解析: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是血浆中1D1-C水平单纯性增加,即单纯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而甘油三酯水平则正常,此型临床常见。人体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由肝脏合成;另一部分从肠道吸收。正常情况下,机体在胆固醇的吸收、合成与代谢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血浆1D1-C水平与胆固醇吸收呈正相关。同时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有昼夜节律性,在午夜至清晨之间合成最旺盛,故对于调血脂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伐他汀等,采用每日睡前顿服,代替每日3次服药效果最佳。由于他汀类药物能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不仅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而且同时使许多与胆固醇合成有关的中间物质生成减少或缺乏,这些中间物质主要有甲-羟戊酸、法呢醇等。其中甲-羟戊酸为合成辅酶Q10的必需物。甲-羟戊酸盐缺乏时,细胞合成辅酶Q10发生障碍,产生能量受到抑制,导致细胞能量耗竭最终死亡。法呢醇与某些蛋白质(核层蛋白、G蛋白等)的C末端附近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使之异戊二烯化,是这些蛋白质翻译后成熟所必需的,当法呢醇合成减少,则明显影响某些重要蛋白的合成。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引起细胞内钙载,导致细胞死亡。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平滑肌细胞死亡,因而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西立伐他汀由于其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已撤出市场。他汀类一般常用剂量是安全的,但少数病人大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可使肝转氨酶升高,引起肌痛及肌炎等。由于多数他汀类药物主要是经由肝细胞内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3A4作用而被分解代谢,当该酶抑制剂合用时,会使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升高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危险性增加。这些药物包括红霉素、非诺贝特、消胆胺、烟酸、阿司匹林、环孢素、伊曲康唑等。

  • [单选题]男,10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0天,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病人可诱发上述症状,病人神志清楚,不发热。该病人属于()
  • 正确答案 :C
  •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引起的毒血症

  • 解析:根据该病人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破伤风,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破伤风为毒血症,破伤风杆菌并不进入血液循环。治疗包括:①伤口处理,清创消毒,3%双氧水或1:4000高锰酸钾液湿敷。②抗毒素治疗:破伤风抗毒素(TAT)1万~10万U,一次性静滴,幼儿1500~10000U,一次性静滴;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次3000U肌注,分3等份肌注3个部位。③抗生素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④控制痉挛:地西泮:成人2~8mg/kg,分次静滴,儿童0.5~mg/kg,分次静滴;其他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水合氯醛亦可选用。

  • [单选题]新生儿应用下列哪种药物不能引起核黄疸()
  • 正确答案 :B
  • 头孢他啶

  • 解析: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磺胺、水杨酸盐、维生素K3、消炎痛、西地兰等,可与胆红素竞争Y、Z蛋白的结合位点,置换出血浆胆红素,引起新生儿核黄疸。头孢他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0%~17%,没有能力置换血浆胆红素。

  •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时,可用何药与利尿剂配伍来增加尿量()
  • 正确答案 :A
  • 多巴胺

  • 解析:多巴胺具有β受体激动作用,也有一定的α受体激动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排血量,加快心率作用较轻微(不如异丙肾上腺素明显);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压,对内脏血管(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则使之扩张,增加血流量;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多。

  • [多选题]下列关于非甾体类药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E
  • 对乙酰氨基酚是仅用于解热、镇痛的非处方药

    布洛芬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处方药,而用于解热、镇痛是非处方药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双氯芬酸又称为双氯灭痛,商品名有英太青、扶他林、戴芬、奥贝等

  • 解析:非甾体抗炎药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 [多选题]用阿托品时,下列哪些是阿托品治疗有效的指标是()
  • 正确答案 :ABCD
  • 皮肤干燥、颜面潮红

    瞳孔较大

    啰音消失

    心率增快

  • 解析:阿托品治疗的指标为:瞳孔较前散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等。如果出现瞳孔扩大甚至到边缘、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

  • [多选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AD
  • 保障公民用药治疗安全

    为药品再评价、淘汰药品和临床用药提供信息

  • 解析:开展(ADR)监测报告工作,有利于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管理部门和医药卫生人员及时了解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严重ADR的重复发生和蔓延。同时开展ADR监测也是加强上市后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以达到正确指导合理用药,努力控制、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 [多选题]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
  • 正确答案 :ABCD
  • 应用苯巴比妥和尼克刹米

    活性炭、琼脂

    泼尼松、氢化可的松,或输入白蛋白

    锡-原卟啉

  • 解析: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增加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使血清胆红素下降。酶诱导剂需用药2~3天才呈现疗效,早产儿的疗效较差,故应及早用药。常用的酶诱导剂是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单独应用苯巴比妥疗效优于尼可刹米,合用则可提高疗效。新生儿肠壁富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肠道的结合胆红素经此酶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及葡萄糖醛酸后,未结合胆红素又从肠壁吸收,增加血中胆红素含量。10%活性炭溶液5ml,每小时服1次。琼脂125~250mg,4~6次/天口服。二者可吸收肠道的胆红素,降低肠道对胆红素的再吸收,但此法仅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临床较少应用。锡一原卟啉是一种血红素加氧酶的抑制剂,使血红素转变成胆绿素的过程被抑制,从而减少胆红素的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活跃肝细胞酶的活力,降低红细胞脆性,减少溶血的发生,减少胆红素形成。白蛋白能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结合,使之不透过血脑屏障,减少核黄疸的发生。维生素K、维生素K可引起药物性黄疸。

  • [多选题]药品卫生标准中对液体制剂的染菌数要求为()
  • 正确答案 :AC
  • 口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活螨

    液体制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100cfu,霉菌数和酵母菌数不超过100cfu

  • 解析:《中国药典》(2010版)中关于药品卫生标准中对口服给药制剂染菌数的限量要求:口服给药制剂中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100个,霉菌数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超过100个;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处。外用药品和内服药品要求不一定相同,不同制剂有不同的要求,但都需要进行卫生学检查。

  • [多选题]案例摘要:2004年卫生部发布施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推动作用。
  • 正确答案 :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药剂学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药物化学与分析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基础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