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学会修改别人的作文,使其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题目:以下某教师对7~9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执教《孔乙己》一课时,老师安排了以下教学活动:把小说中几处写到众人哄笑的地方标出来,谈一谈这段为什么引众人发笑。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你组观点。对该教师的教学活动评价不恰当的是()。
  • 小组活动不应占用课堂时间,应在课下进行

  • 解析:本文作者是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全文,A项正确;小组讨论期间,教师应巡视指导, C项正确:通过阅读,找出好笑段落,再进行讨论,培养了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能力,D项正确;课堂互动活动虽比老师“满堂灌”花费更多时间,但只要围绕课堂主题,合理策划、有效组织,就能收到良好效果,B 项直接否定小组活动,是片面的,当选。

  • [单选题]阅读《武陵春》教学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一位老师在教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根据课本里的注释,解释“日晚倦梳头”意思是天色已晚,我懒得梳头。有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觉得‘日晚’是日上三竿的意思。”“敢于质疑,好,好!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现在先说说你的看法。”得到肯定、鼓励后,学生很高兴地说:“人们的生活习惯是早晨起来以后,梳洗打扮。”“的确不简单,言之有理。”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该教师趁势引导:“究竟是课本对,还是同学说的对呢?我们分组讨论,找出充足的理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大部分同学赞成“日晚”就是日上三竿,有的用温庭筠的《望江南》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来证明,有的从诗中的思想感情出发来证明。讨论结束后,该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是你们让我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上述案例分析不恰当的是()。
  • 该教师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解析: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的回答是分组讨论的成果。

  • [单选题]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写了一段关于语文教学资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方言俗语、自然风光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 解析:生活中的各类资源都可以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如自然风光,在教科书中可以以其为主题,介绍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美的能力。教材中《故都的秋》《春》等文章都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

  •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时,做了以下努力,不值得借鉴的是()。
  • 开设课外阅读辅导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

  • 解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对学生关于阅读方法的指导应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系统地讲授阅读方法。

  • [单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 解析: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D选项是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具体建议,故选择D项。

  • [单选题]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

  • 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A项表述不准确,当选。

  • [单选题]某教师在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发现里面有很多数字需要重点识记,于是进行了简单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总目标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内累计认识4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解析:总目标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内累计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学设计题库 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教学实施题库 阅读鉴赏题库 汉语言基础知识题库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教学评价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