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20个人都是本科学历

题目: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①有人是本科学历;②单位的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③有人不是本科学历。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单位具有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的人数( )。

解析:这是一道真假话问题,①和⑧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由"只有一个为真的"可知,②必然为假,即可推出单位的负责人是本科学历,进而推出①为真,则③为假,可推出所有人都是本科学历。故选择A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应发生哪些转变?(4分)

  •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 )。
  •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五十三条规定: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提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师地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依法治校"不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故选择D。

  • [单选题]"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 因材施教

  •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根据题干描述,选择D。A项,教学原则中,没有与自觉积极性相关内容,故排除。B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启发最早出自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学记》中也有启发原则的观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君子之教,喻也"(教学要善于启发诱导)。除了中国古代提出外,西方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提出启发性原则。C项,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出自<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单选题]黑人的牙齿总是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 )。
  • 同时对比

  • 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的对比;题干中,黑人的牙齿总是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这是色彩的对比现象。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如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

  • [单选题]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思想指导下,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个别化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是( )。
  •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 解析:题干四种教学模式,都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谓"掌握学习"(布鲁姆),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故选择C。A选项,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B选项,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又叫问题一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D选项,非指导性教模式(罗杰斯),又叫促进教学法,是指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气氛,教师(促进者)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感到安全与自信,充分显露自己的潜能,朝向自我实现。

  • [单选题]最能体现心智技能的是( )。
  • 写作

  • 解析: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 [多选题]简述心理辅导的途径。

  • [单选题]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 )。
  • 教育与被教育关系

  • 解析: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质性,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故选择B。A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的说起来是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关系。C项,是法律关系中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D项,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范围太大,教育是指有促进人发展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