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苏格拉底的论述并没有说服所有人,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一"道德可教吗?"
请以依据材料含义进行写作。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需通过阅读材料并加以思考得出,主题应为"道德的养成方法"或"学校的与开展的方法"因为材料中提到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有人质疑,故可以对道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时阐述自己说持有的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观点。
(2)可以写议论文,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说明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或者某些具体道德行为培养的做法。选择较为灵活,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稳重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我们在生活中都曾有或者见到过各种生活的好习惯,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迁移到文章中来,我们也可以使用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中的知识经验来丰富文章内容。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学校德育的开展方式""具体德育方法"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德育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又称为"沈阳事变"的是( )。
九一八事变
解析: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9月18日,又称沈阳事变、柳条湖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故选择D。A选项,一·二八事变指的是1932年的淞沪抗战,也称为第一次上海事变。B选项,七七事变指的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C选项,八一三事变又称"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又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
[单选题]"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
教育
解析:原文出自《荀子·劝学》。大意为:干国、越国,夷族和貉族的孩子,生下来时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然而,他们长大后习性却不同,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使他们这样的。
[单选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 )。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故选择C。
[单选题]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就会产生高度的( ),并去进行这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单选题]健康的三个维度包括( )。
身体、心理和社会
解析: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将健康的概念描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单选题]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球时,握拍的右手由右侧身体上方向左斜下方挥拍,击球的中下部,往左下部摩擦。他发出的球为( )。
左侧下旋球
解析:暂无
[单选题]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
《爱弥儿》
解析: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1762)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善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因而教育应该是自然的,即顺应儿童的本性,运用自然的方法,培养自然人。考点点拨:本题考查教育学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教育学创立与变革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应主要识记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卢梭与《爱弥儿》、康德与《康德论教育》、洛克与《教育漫话》、裴斯泰洛齐与《林哈德和葛笃德》、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与《人的教育》、斯宾塞与《教育论》、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和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单选题]应用“引导学生设置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等”的教学程序,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种方法属于( )。
探究法
解析:比赛法是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进而学习和练习技能的一种方法。演示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运动知识的教学方法。游戏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做游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探究法和小群体教学法,其中探究法包括引导学生设置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等。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