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崩解迟缓

题目:片剂中加入过量的硬脂酸镁,很可能会造成片剂()

解析:硬脂酸镁可作为片剂制备中的润滑剂,如加入过多,可造成片剂的崩解迟缓。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 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小孔压出

  • 解析:渗透泵控释片系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一类制剂,以渗透压为驱动力,通过系统中水溶性物质或固体盐产生的高渗压将药物泵出。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其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可变因素如蠕动、pH、胃排空时间等的影响,比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优越。以口服单室渗透泵片为例,其原理和构造:片芯由水溶性药物、具高渗透压的渗透促进剂或其他辅料制成,外面用水不溶性的聚合物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包衣,形成半渗透膜,即水可渗透进入膜内,而药物不能透过此膜。然后用激光或其他适宜方法在包衣膜一端壳顶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细孔。当与水接触后,水即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加之片芯内具高渗透压的辅料的溶解,渗透压可达4053~5066kPa(体液渗透压为760kPa)。由于膜内外渗透压的差别,药物由细孔持续流出,其流出量与渗透进入膜内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内的药物全部溶解为止。片芯中药物未完全溶解时,释药速率按恒速进行。当片芯中药物浓度逐渐低于饱和溶液,释药速率也逐渐下降。控制水的渗入速率即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而水的渗入速率又取决于膜的渗透性能和片芯的渗透压。

  • [单选题]适于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一般为()
  • 2~8小时

  • 解析:半衰期短于1小时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较为困难;半衰期很长的药物(t1/2>24小时),本身药效已较持久,一般也不采用缓控释制剂。

  • [单选题]span60(HLB=4.7)45%与tween60(HLB=14.9)55%混合,混合物的HLB值与下述数值最接近的是哪一个()
  • 10.3

  • 解析:HLB值的计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出计算题的考点之一。非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HLB=(HLBa×Wa+HLBb×Wb)/(Wa+Wb)。tween60在混合乳化剂中的质量分数为55%,span60在混合乳化剂中的质量分数为45%,混合物的HLB值=14.9×55%+4.7×45%=10.31。

  • [单选题]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正确的叙述是()
  • 为增加混悬液稳定性,加入的能降低zeta电位、使粒子絮凝程度增加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 解析:药物晶型分为稳定型和亚稳定型,亚稳定型可转变为稳定型,属热力学不稳定晶型。由于其溶解度大于稳定型药物,故常用亚稳定型药物制成多种固体制剂。乳剂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比重不同,乳剂敖量过程中分散相上浮,出现分层,分层不是破坏,经振摇后仍能分散为均匀乳剂。絮凝剂作为电解质,可降低zeta电位,当其zeta电位降低20~25mV时,混悬微粒可形成絮状沉淀,这种现象称为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乳剂常因乳化剂的破坏而使乳剂油水两相分离,造成乳剂的破坏。乳剂破坏后不能再重新分散恢复原来的状态。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催化称为一般酸碱催化,而不是特殊酸碱催化。

  • [单选题]下列哪种不是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
  • 制成干燥固体制剂

  • 解析:容易氧化的药物包括:具有酚羟基的有效成分,易被氧化,如吗啡、毒扁豆碱、黄芩苷等;含有不饱和碳链的油脂、挥发油等,在光线、氧气、水分、金属离子以及微生物等影响下,都能产生氧化反应。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降低温度可使药物氧化降解的速度减慢。②避免光线,氧化反应可由光照引发。避光操作、避光保存均适于对光敏感的药物。③驱逐氧气,在液体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或氮气),可置换容器空间中的氧气。对于固体制剂,可采用真空包装。④添加抗氧剂,抗氧剂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类。常用的抗氧剂有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⑤控制微量金属离子,微量金属离子对药物自氧化反应有催化作用。应避免与金属器械的接触,或采取加入依地酸盐等螯合剂(如依地酸二钠)等方法,控制微量金属离子的影响。此外,调节适宜的pH值,也是延缓药物氧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 [多选题]下列属于片剂的制粒压片法的是.()
  • 湿法制粒压片

    干法制粒压片

  • 解析: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类为:制粒压片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和干法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法、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 [多选题]影响药物降解的处方因素有()
  • pH值

    离子强度

  • 解析:影响药物降解的处方因素有:pH值的影响、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的极性影响、离子强度影响、表面活性剂影响、处方中辅料的影响。

  • [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可用于评价混悬剂质量的是()
  • F值

    β值

    重新分散性

  • 解析: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主要是考察其物理稳定性:沉降体积比的测定(方法:将100ml混悬剂置于刻度量筒中,摇匀。混悬剂在沉降前原始高度为H,静置一定时间后观察沉降面不再改变时沉降物的高度为H,其沉降体积比为F=(H/H)×100%,F值在0~100%,F值越大,表示沉降物的高度越接近混悬剂的原始高度,混悬剂就越稳定)、重新分散试验、混悬微粒大小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β: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体积的增加程度,称为絮凝度,β升高絮凝效果好)。

  • [单选题](二)案例摘要:沉降硫磺30g,硫酸锌30g,樟脑醑2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甘油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

  • 推荐下载科目: 药剂学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药物化学与分析题库 临床药学专业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基础知识题库 临床药学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