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骨髓象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加
题目: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相符合的是()。
解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骨髓象巨核细胞多增高,多在0.2×109/L(200/mm3)以上,甚至高达0.9×109/L[正常值(0.025~0.075)×10/L]。巨核细胞分类:原始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颗粒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产生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极少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检测纤维蛋白原时,受FDP含量影响较大的是()。
Clauss法
解析:Clauss法和PT衍生法:测定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功能,由于纤维蛋白原(FIB)的异质性,当FDP增高时,Clauss法测定结果会受到影响。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试验需要用哪种抗凝剂()。
枸橼酸钠
解析:血小板聚集试验的抗凝剂采用枸橼酸钠抗凝,不能以EDTA作为抗凝剂。
[单选题]下列哪项错误()。
若被检血小板中的PAIg含量高,加蔗物显色后颜色浅
解析:ELISA法(双抗体夹心)法:将抗人IgG抗体包被在酶标板反应孔内,加入被检血小板裂解液,若此液中存在PAIgG,便与包被的抗体结合,再加入酶标的抗人IgG抗体,与结合在板上的PAIgG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其深浅与血小板裂解液中的PAIgG成正比。PAIg特异性低,只能作为筛查指标。ITP患者经治疗后,PAIg水平下降;复发后,则又可升高,故可以作为检测其病情变化的指标。
[单选题]不在肝脏中合成的凝血因子是()。
因子Ⅲ
[单选题]下列哪一凝血因子在转变为活化凝血因子过程中不需要Ca2+离子参与()。
因子Ⅻ→Ⅻa
解析:因子Ⅻ的激活由两种形式,但均不需要Ca2+离子的参与。固相激活:FⅫ与带负电荷的物质(如体内的胶原、微纤维、基底膜、长链脂肪酸等,或体外的玻璃、白陶土、硅藻土等)接触后,分子构型发生改变,活性部位暴露,成为活化因子Ⅻ(FⅫa)。液相(酶类)激活: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FⅫ被激活(FⅫa)。
[单选题]哪种血小板膜糖蛋白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Fn的受体()。
GPⅠc
[单选题]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显著减低和不聚集,加瑞斯托霉素引起的聚集正常或减低,符合哪种疾病()。
血小板无力症
解析: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不同的血小板功能缺陷病对各种诱导剂的反应不同。血小板无力症: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低和不聚集;巨大血小板综合征:ADP、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但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不凝集;贮存池病:致密颗粒缺陷时,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α颗粒缺陷时,血小板凝集和聚集均正常;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缺陷:ADP诱导的聚集常减低,无二相聚集,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低下。
[单选题]血友病乙是缺乏()。
凝血因子Ⅸ
解析:血友病是Ⅹ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血友病甲,也称血友病A,占血友病的85%,是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其次是血友病乙,也称血友病B,占血友病的15%,是凝血因子Ⅸ缺乏引起;凝血因子Ⅺ缺乏比较罕见,通常称为血友病丙;血管性血友病是由于vWF因子缺乏引起,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进步,临床检出率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