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肌节是指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

题目:肌节的特点是()。

解析: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明带(I)、暗带(A),明带中间有一条深色的Z线,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为肌节,它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低血糖时,哪个部分会迅速分解补充血糖?()
  • 肝糖原

  • 解析:饥饿及长时间运动,血糖水平下降,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引起过度紧张原因的是()。
  • 饭后参加运动

  • 解析:过度紧张是指在训练或比赛时,运动负荷超出了机体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发生的生理紊乱和病理现象。多发生在长时间、大负荷运动后。过度紧张多发生在缺少锻炼、比赛经验不足及因故长期中断训练或患病的运动员中,当他们过于勉强去完成机体难以承受的剧烈运动或比赛时,就有可能发生过度紧张。

  • [单选题]维生素E的作用有()。
  • 抗衰老

  • 解析:维生素E的作用:抗氧化、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

  • [单选题]供能总量很大,功率输出最慢,持续时间很长的供能系统为()。
  • 有氧氧化系统

  • 解析:从理论上分析,体内贮存的有氧氧化燃料,特别是脂肪是不会耗尽的,故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的最大容量可认为无限大。其特点是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慢,需要氧的参与,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有氧氧化系统是进行长时间耐力活动的物质基础。

  • [单选题]肺通气量的多少直接受()的影响。
  •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 解析: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肺通气量。一般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故也称每分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

  • [单选题]耐力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增强心肺功能

  • 解析:定期从事有氧耐力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而增强心肺功能也是有氧耐力运动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 [单选题]人体运动时肌肉工作的直接能源是ATP,其最终的供能形式是()。
  • 磷酸原供能和乳酸能供能

  • 解析:ATP、磷酸肌酸(CP)的无氧分解和糖的无氧酵解生成乳酸,释放出能量,再合成三磷酸腺苷供给肌肉的需要。磷酸原是肌酸磷酸、精氨酸磷酸等。

  • [单选题]如果想有效地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够大,阻力应接近或达到甚至略超过肌肉所能克服的最大负荷。
  • 最大肌力

  • 解析:肌肉力量训练原则中的大负荷原则指出,要有效提高最大肌力,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够大,阻力应接近或达到甚至略超过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 [单选题]以下哪一个项目运动后产生的疲劳属于耐力性疲劳?()
  • 越野滑雪

  • 解析:耐力疲劳是指小强度、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身体机能下降,如马拉松、越野等运动项目引起的疲劳。

  • 推荐下载科目: 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题库 运动人体学题库 体育教学评价题库 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综合练习题库 体育人文社会学题库 体育运动项目题库 体育教学实施题库 体育教学设计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