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0.00~0.01
题目:正常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区间为()。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正常血液中白细胞以细胞质内有无颗粒而分为有粒和无粒两大类,前者粒细胞根据颗粒的被瑞氏染料染色特点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后者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每类细胞的形态、功能、性质各异。正常参考区间: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儿童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与药物使用有关的内容中,属于患者用药咨询的主要内容是()。
[单选题]下面对药学服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处方用药须与临床诊断密切相符,医师开具的处方在病情与诊断栏中明确记录对患者的诊断。药师应审查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以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控。以下、评判为过度治疗用药的处方用药中,正确的是()
滥用糖皮质激素、白蛋白
[单选题]处方审核是处方调配中的重要环节,药师应确定处方内容正确无误方可进行药品调配。处方审核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以下叙述中,处方审核结果可判为超常处方的是()
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单选题]药物经济学研究的4种方法主要差别在于()。
对于用药结果的不同测量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①最小成本分析,用于两种或多种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虽然只对成本进行量化分析但也需要考虑效果,这是最小成本分析与成本分析的区别,因为成本分析仅关注投入成本。最小成本分析可以为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②成本-效益分析,将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所产生的效益归化为以货币为单位的数字,用以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③成本-效果分析:与成本-效益分析的差异在于,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以货币为单位表示,而是用其他量化的方法表达治疗目的,如延长患者生命时间等。④成本-效用分析:是更细化的成本效果分析,效用指标是指患者对某种药物治疗后所带来的健康状况的偏好(即主观满意程度),主要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或质量调整预期寿命两种,分别是生命年数或预期生命年数乘以这段时间内的健康效用值(权重值)。也即它不仅关注药物治疗的直接效果,同时关注药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着重于分析医疗成本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的关系。以上四种方法中,主要差别在于对用药结果的不同测量上,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流感的分型正确的有()。
单纯型
肺炎型
胃肠型
神经型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流感的分型”。流感发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表现较重。其可分型如下:①单纯型:全身酸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高热、头痛、畏寒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能有流涕、鼻塞、喷嚏、咽痛、干咳、胸背后痛和声音嘶哑等,典型病程约1周。②肺炎型:在流行期间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体弱者,临床可见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嗽、紫绀及咯血等。肺部可听到湿性啰音。X线摄片显示两肺可有散在絮状阴影。③胃肠型:除全身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典型病程2~4日,可迅速康复。④神经型:高热不退、头痛、谵妄以致昏迷。儿童可见抽搐及脑膜刺激症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多选题]调剂部门的药品使用管理实行“五专管理”,包括()。
专用处方
专用账册
专册登记
专柜加锁
专人负责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调剂部门的药品使用管理”。调剂部门的药品使用管理实行“五专管理”,即专用处方、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柜加锁、专人负责。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E。
[单选题]患者,男性,52岁,阵发性心悸半年,时有胸闷,突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不闻气息,人迎、寸口、趺阳脉搏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