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题目:5岁患儿,8月15日开始发热,伴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血常规检查:WBC15.0×109/L,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数100×106/L,N8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该患儿夏季发病,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查体有脑膜刺激征,故考虑患儿颅内高压可能性大。脑脊液特点为病毒性脑炎特点,但血常规白细胞增高,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点,诊断考虑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有意识障碍,伴颅内高压且并发脑疝,因此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立即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力,减轻脑水肿。故106题选A。该患儿夏季发病,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查体有脑膜刺激征,故考虑患儿颅内高压可能性大。脑脊液特点为病毒性脑炎特点,但血常规白细胞增高,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点,诊断考虑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所以最可能是D。选项A,中毒型菌痢多见于儿童,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主要特点,胃肠道症状轻微,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多正常;选项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且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明显升高明显,以多核细胞为主;选项C,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黄绿色,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选项E,化脓性脑膜炎为混浊的脑脊液,白细胞也是明显升高的。因此诊断的可能性最大是D。故107题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预防乙型脑炎流行的主要措施是()
防蚊、灭蚊及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单选题]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了乙肝病毒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e抗原(HBeAg)
解析:选项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属于HBV的外壳蛋白,不合病毒核酸成分,本身不具传染性,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过程、传染性强弱及预后倾向。其临床意义需结合其他检查项目综合判断。选项B表面抗体(抗-HBs):是保护性抗体,说明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备了一定的免疫力。选项E为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之一,代表着传染性高低,阳性则说明传染性较强。选项D为e抗体(抗-HBe):出现于HBeAg阴转后,代表传染性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表明病程较长。选项C核心抗体(抗-HBC):是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刺激肝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是乙肝病毒抗体系统中出现较早的抗体,传染性强。
[单选题]HIV感染的已妊娠3个月妇女的咨询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应避免与其他人共用餐具
解析:HIV感染后有较长的潜伏期;应注意隔离患者和HIV感染者;患者的用品需严格消毒,禁止共用牙刷等用具;避免血液、性交传播;对于已感染HIV的育龄妇女应避免妊娠,HIV感染的孕妇前3个月起开始服用齐多夫定,产前、产后服尼维拉平。必要时终止妊娠。
[单选题]患者男,16岁。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软弱。体检:体温39.6℃,脉搏74次/分,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WBC2.6×109/L,嗜酸性粒细胞0.01。临床上拟诊为伤寒,为确定诊断对该患者应选用下列哪一种培养()
血培养
解析:粪便培养自潜伏期开始便可获得阳性,第3~4周阳性率最高,达80%;尿液培养初期为阴性,第3~4周为25%,需排除粪便污染;玫瑰疹刮取物培养也可获阳性结果,但不作为常规检查;血培养第一周阳性率可达80%~90%,第三周降为30%~40%。根据发病时间故选B。
[单选题]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属于()
液化性坏死
解析:干酪样坏死多见于结核。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固缩性坏死一般仅累及单个或数个细胞。液化性坏死可见于由细胞性水肿发展而来的溶解性坏死,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肝脏虽多发生凝固性坏死,但肝细胞的灶性坏死由严重的细胞水肿发展而来,属于液化性坏死。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