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吸气性呼吸困难

题目:支气管异物存在时病人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可由吸烟、感染、烟雾、粉尘、大气污染以及气候和过敏等因素引起,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和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故选B。解题关键: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是因为病毒和细菌感染。【考点】: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与发展

  • [单选题]重症肺炎因二氧化碳潴留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可发生()
  • 呼吸性酸中毒

  • 解析:重症肺炎时,肺通气、弥散和肺循环功能障碍,致肺泡换气减少,血PaCO2增高,H2CO3浓度增加,pH下降,H+浓度上升导致呼吸性酸中毒。故选B。【考点】:酸碱失衡

  • [单选题]关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下列哪项错误()
  • 肺炎消散后,多留有纤维瘢痕

  • 解析:肺炎链球菌是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一般不会引起组织坏死和肺损伤,常见的并发症有脓胸、肺脓肿、心包炎、心肌炎及中毒性肝炎等,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很敏感,一般应用青霉素可迅速治愈,故选C。解题关键:肺炎链球菌感染后一般不会引起组织坏死和肺损伤。【考点】: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特点

  • [单选题]呼吸衰竭时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最主要发病机制是()
  • 肺泡通气量不足

  • 解析:呼吸衰竭时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为通气不足。在静息呼吸空气时,总肺泡通气量约为4L/min,才能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和二氧化碳分压。故选C。解题关键:呼吸衰竭时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最主要发病机制是肺泡通气量不足。【考点】:呼吸衰竭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的原理

  •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2年。动脉血气分析示PaCO250mmHg,PaO245mmHg,能够延长寿命,防止肺动脉高压发展的最有效的家庭治疗是()
  • 长期家庭氧疗

  • 解析:PCO2:参考值35~45mmHg;PO2:参考值80~100mmHg。家庭氧疗认为是最能影响COPD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氧疗的指征:稳定状态的COPD患者,休息状态下存在动脉低氧血症,即呼吸室内空气时,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7.3kPa(55mmHg)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0.88,这是长期氧疗最主要的适应证。故选E。解题关键:COPD患者应长期家庭氧疗,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能延长COPD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考点】:COPD患者的氧疗

  • [单选题]患者女,60岁。反复咳嗽、咳痰15年,心悸、气急3年。体检: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肺底部有湿啰音,剑突下心尖搏动明显,该处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肺气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脏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心率增快,心音低远,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上腹部剑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故选C。解题关键: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肺部叩诊呈过度清音、肺动脉区第二音亢进,上腹部剑突下有明显心脏搏动。【考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诊断

  • [单选题]体位引流禁忌的情况是()
  • 体弱


  • [单选题]为患者行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后观察注射局部发红、硬结,平均直径21mm,并出现水疱、坏死。护士判断其结果为()
  • 极强阳性


  • [单选题]患者,男性,76岁,慢性咳嗽、咳痰病史20余年。近4年出现活动后气促。1周前受凉后出现痰多,头痛、气促症状加重。近2天发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嗜睡、扑翼样震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6×109/L,中性0.9,动脉血pH7.29,PaCO210.8kPa(80mmHg),PaO26.4kPa(48mmHg)。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基础护理学题库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题库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题库 内科护理学题库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题库 麻醉病人的护理题库 损伤病人的护理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小儿保健题库 水电起重机械操作工考试(高级)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