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题目: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解析: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经济法的最重要渊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渊源的有()。
宪法
法律
地方性法规
解析:选项D:在我国,法院的生效判决不属于经济法渊源。
[单选题]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也是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区别的重要标志是()。
意思表示
[单选题]古董专家刘某,在农民李某家,看到一个明朝古瓷碗,古董专家都在寻找该碗,该碗价值约100万元;但李某不知道该碗的价值,称“给几百块钱就卖。”遂刘某隐瞒实情,以800元的价格购得此碗。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该合同表述正确的是()。
若该合同不撤销,则可视为法律行为,对刘某和李某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1)选项AB:该合同属于显失公平的可变更、可撤销合同;(2)选项C: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应由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且法院或仲裁机构对之采取不告不理的态度;(3)选项D:如果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的,则可撤销民事行为视同法律行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如果可撤销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后,则具有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的法律后果。
[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有()。
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不得自行和解,但可在仲裁庭的干预下和解
仲裁过程中,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只能撤回仲裁请求
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可以调解
仲裁庭是民间组织,不隶属任何国家机关,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监督
解析:(1)选项AB: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仲裁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请求;(2)选项C: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予以调解;(3)选项D: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仲裁进行必要的监督。
[多选题]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正确的有()。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履行了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法律不予支持
当事人未按照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却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解析:(1)选项A: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2)选项B:诉讼时效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当事人均应普遍适用,不得作任何变更;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