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向心与离心
题目: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解析: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向心与离心两种类型的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称为离心型城市化或扩散型城市化。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
解析: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在方法上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对比,最后采取了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96个城市16个工业部门产值的百分比值和3个城市规模变量,组成295×19的资料矩阵,首先借助于沃德误差法的聚类分析取得科学、客观的分类结果,再借助于纳尔逊统计分析的原理对分类结果进行特征概括和类别命名。
[单选题]英国地理学家科恩曾把城市边缘区周期性的增长结构与()作比拟,以说明城市边缘区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
树木年轮
解析:20世纪60年代,英国地理学家科恩从城市开发的复杂性和有序性的角度,探讨了城市边缘区问题,提出了周期性因素对城市前景的影响。并认为边缘区并非逐步向前推进,而是存在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三种变化状态,而这种变化周期则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科恩把这种周期性的增长结构与树木年轮作比拟,以说明城市边缘区形态的动态变化过程。
[单选题]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分别于()年和()年提出的。
1933;1940
解析: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上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单选题]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城市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是以()来划分的。
城市地域的扩展方式
[多选题]以下各项中,关于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论述正确的是()。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
解析:产生这两种类型城市化的根源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多选题]下面关于中心商务区的论述正确的是()。
CBD即CentralBusinessDistrict的缩写
相对便捷性(距PLVI的距离)、地形的复杂性、铁路、绿地等均是影响CBD内部结构的重要方面
是城市中上述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时它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
中心商务区,即城市的中心,是城市商业会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
解析:CBD即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多译为“中心商务区”。CBD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在其创立的"同心环模式"中提出的。伯吉斯认为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处,主要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办公事务、金融活动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更成为CBD的主要活动。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它是城市中上述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时它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简而言之,现代城市的CBD是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中枢。
[多选题]在城市化的概念中,城市化是一个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复杂过程,其复杂性在于转化的主体和转化的过程。从城市化的转化主体看,城市化可分为有形城市化和无形城市化,前者指()等有形物质形态的转化。
人口
经济活动
空间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