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题目: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解析:本题材料是个很有意思的寓言小故事,小鱼脑海里的奶牛形象是由他自己想象完成的,当然也听了青蛙的描述。这个故事说明人的认识的形成是受主观认知和客观实际制约的。A的说法太绝对,不正确:B说法不科学,感性认识不一定都正确;D和题意无关。所以本题选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①④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个人的理想只有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个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国家也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保证。这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故①④当选。
[单选题]春节期间.不少北京市民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倡议,自觉减少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北京的烟花燃放经历了无序--限制--自觉减少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
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解析:材料并未体现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完善,A项不合题意,舍去;北京烟花燃放经历的过程,体现出人们对“如何燃放”的认识的变化,但这一过程未体现实践的变化,故B项不合题意,舍去:人们对“如何燃放”的认识的变化,引起了客观世界的哪些变化,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不合题意,舍去:从无序到禁止,再到限制、自觉减少,体现了对如何燃放烟花爆竹的认识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人性化,每一次进步都是对前次的辩证否定,故D符合题意。
[单选题]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二分法,故B正确。
[单选题]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收。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事物的价值的变化是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③④
解析: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说明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③④正确;①中的“不确定性”说法错误;②中的“取决于”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