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呃逆的病因包括
  • 正确答案 :BDE
  • 饮食不当

    情志不遂

    正气亏虚

  • 解析:呃逆的病因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1.饮食不当进食太快太饱,过食生冷,过服寒凉药物,致寒气蕴蓄于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并可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使膈间气机不利,气逆上冲于喉,发生呃逆。2.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气机不利,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胃气上逆挟痰动膈,皆可发为呃逆。3.正气亏虚或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等,均可损伤中气,使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或胃阴不足,不得润降,致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生呃逆。若病深及肾,肾失摄纳,冲气上乘,挟胃气上逆动膈,也可导致呃逆。故选BDE。

  • [多选题]阳黄湿热兼表型宜选用
  • 正确答案 :BD
  • 甘露消毒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解析: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本方意在解除表邪,芳香化湿,清热解毒。二方中麻黄、薄荷辛散外邪,使邪从外解;连翘、黄芩清热解毒;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湿;赤小豆、梓白皮、滑石、木通渗利小便;杏仁宣肺化湿;茵陈清热化湿,利胆退黄;生姜、大枣、甘草调和脾胃;川贝、射干可去而不用。据此选BD。A无兼表证,C为阴黄方,E为湿重于热方,无兼表证,可排除。

  • [多选题]符合早期大肠癌变的病理改变是
  • 正确答案 :AD
  • 癌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

    无淋巴转移


  • [多选题]据《素问·痹论》的内容,"行痹"的辨证依据是( )
  • 正确答案 :AD
  • 肢节酸痛

    疼痛游走无定处


  • [多选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正治法( )
  • 正确答案 :ABCE
  •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微者逆之

    客者除之


  • [多选题]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内容,现代人"半百而衰"的原因包括( )
  • 正确答案 :ABDE
  • 以酒为浆

    醉以入房

    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


  • [单选题]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症见“背曲肩随”说明病者
  • 正确答案 :D
  • 府将坏


  • [单选题]《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何处所致
  • 正确答案 :C
  • 子门


  • [单选题]根据《素问·痹论》所述,以疼痛剧烈,固定不移为特点的痹证是
  • 正确答案 :C
  • 痛痹


  • [单选题]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 正确答案 :D
  • 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 [单选题]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 弦细


  • [多选题]黄土汤的药物组成是( )
  • 正确答案 :ABCE
  • 干地黄、白术

    阿胶、甘草

    附子、黄芩

    伏龙肝


  • [多选题]息风法常配合使用的治法有( )
  • 正确答案 :ABDE
  • 清气法

    凉血法

    攻下法

    清营法


  • [单选题]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缓,治宜
  • 正确答案 :B
  • 藿朴夏苓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整形外科学(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病理学(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