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E
肾藏智
解析:《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单选题]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肺之华在
正确答案 :D
毛
[单选题]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B
消滞除满
解析: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单选题]胸痹轻证见症为
正确答案 :D
胸中气塞,短气
解析:胸痹病机
原文: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病因病机: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脉见寸微尺弦,微脉见于寸口,可知上焦的阳气虚衰;弦脉见于尺部,可知下焦的阴寒痰浊壅盛,上虚则阴寒痰浊自下乘之,阻闭胸阳故见胸痹心痛。由于上焦阳虚,水气痰饮等阴邪便乘虚而居于阳位,故导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不通则痛,故云“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单选题]黄疸而有表证者可用
正确答案 :B
桂枝加黄芪汤
[单选题]身热夜甚,烦躁不安,夜不能寐,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绛,治宜( )
正确答案 :D
导赤清心汤
[单选题]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正确答案 :B
胆南星
解析:贝母瓜蒌散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肺燥伤津,津灼为痰所致。治当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方中瓜蒌清肺润燥,理肺化痰,为君药。贝母润肺清热,化痰止咳,助瓜蒌清肺润燥;天花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助瓜蒌润肺化痰,共为臣药。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痰生之源;桔梗宣利肺气,使肺气宣降有权,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使肺燥得润,肺热得清,痰邪得化,肺气得平,病证得除
[单选题]舌之两侧所候脏腑一般是
正确答案 :C
肝胆
[单选题]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右寸脉可候
正确答案 :E
肺与胸中
解析:诊脉部位
(一)寸口
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寸口.png]
(二)寸口诊法的原理
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寸口部脉气最明显
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便于诊察
(三)其他诊脉部位
1.三部九候诊法 2.人迎寸口诊法 3.仲景三部诊法
[单选题]以下哪项属于甲类传染病
正确答案 :B
霍乱
[单选题]四缝穴的位置在
正确答案 :C
手2~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
解析:考点:常用奇穴的定位
[单选题]皮肤针法的循经叩刺法常用于叩刺
正确答案 :B
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解析:皮肤针循经叩刺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单选题]循行"贯脊"的经脉是( )
正确答案 :C
足少阴肾经
[单选题]确定了349个腧穴的著作是( )
正确答案 :C
《针灸甲乙经》
[单选题]提出"刺有大小"的文献是( )
正确答案 :E
《针灸大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